杂交中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
304
切换pc版

沿淮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多变,常发生夏秋旱,为抗灾保收,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小麦(油菜)后茬,杂交中稻产量,近年来我县根据地膜覆盖增温,保湿增产的原理,采取旱育壮秧,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湿润管理等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使杂交中稻产量大幅度提高,经1997--1999年多点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平均亩产量达672kg,比对照常规水育秧水管栽培水稻增产32%。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前期准备 (一)选用良种 在沿淮中稻产区宜选用优势强,分蘖力强,长势旺盛,适应性相对较强,增产潜力较大的籼型杂交中稻种,籼优63等。 (二)旱育壮秧 肥床旱育稀播,培育壮秧。按照肥床旱育技术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苗床进行深耕培肥,土壤处理,规范作畦。麦茬中稻于5月上旬播种,每亩净秧田用干种子20kg,进行浸种摧芽至破胸露白播种。播前浇透底墒水,踏平播种,播后踏谷盖土,盖膜盖草、保湿降温,5--7天秧苗现青即可揭膜,晴天下午揭膜时每亩用敌克粉1500g和15%多效唑150g对水150kg喷雾,防病,控高促蘖。通过35--40天的精心管理,培育出整齐一致,2-3蘖的大壮秧苗。 (三)选择地膜 为保证覆膜效果和方便操作,宜选用2m宽0.012-0.014mm厚的普通地膜,增温效果好,保温时间长,每亩用量6.5-8kg。 二、整地施肥 (一)精细整田 在小麦(油菜)收获后,及时趁适墒旱耕,旱整地,先旋耕灭茬,再酌情深耕20cm左右,旋碎耙平,使土壤细碎,上无坷垃,下无卧垡,土质疏松墒情充足,田面平整,拾净易顶破地膜的秸秆根茬等硬物。 (二)施足基肥 基肥采用全耕层施肥,重施有机肥。耕翻前,每亩均匀撤施腐熟农家肥2000kg以上,三元水稻专用肥(N:P2O5(五氧化二磷):K2O(氧化钾)为10:9:6)50--55kg,锌肥1kg;耕地后用尿素20kg撒垡头、再旋碎耙细耙平,确保肥料分布均匀。 三、覆膜移栽 (一)严实覆膜 地面平整后立即进行,尽可能保蓄土壤中水分,减少地面蒸发损失。以滚动膜捆的办法从田的一直边开始,先用土压紧膜的一头,然后边放膜,使地膜紧贴地面、边绷紧、边用土压紧封严膜的两侧各8--9cm,以提高地温、杀草、保肥、提墒等。畦长依田块形状而定,每个覆膜带之间留25--30cm宽不覆膜,留作压膜取土和封压移栽孔取土,形成浅沟,便于沟灌润墒。 (二)抢时移栽 边覆膜边移栽,一般在6月10前栽完。在中等肥力地块小麦茬田行×株距为33.3cm×l7cm左右,亩栽1.2万穴,每畦栽6行,每穴均为单本(带蘖)栽,肥田早栽宜稀点。移栽时按照既定的行距拉线,顺线按线上规定标记的株距打孔,一般人站在沟内,同时进行左右两畦的3行,一人用直径4--5cm头夹的木棒打孔(或用打孔器),另一人跟着浇水,再一人将带土秧苗栽植上,最后用沟内湿润细土压实封严栽植孔,理好畦沟,3--4人轮流作业,一次完成。 四、本田管理 覆膜旱植水稻移植后,本田管理以水分和病虫害防治为主。由于地膜的保肥作用,一般生长前期不需追肥,所生杂草基本被地膜蒸烫而死,只需及时拔除沟中杂草即可。 (一)水分管理 栽插完毕,清理畦沟,因麦收后温度高,失墒快,除无法灌溉外,都要在清沟后及时沟灌润墒,使沟内保持2--3天有水,但水不过畦面,使膜内土壤吸透水分,无发白的干土。拔节初和孕穗末期看天、看地、因苗补充灌溉2--3次,保持土壤为湿润状态,受旱必灌。但整个生育期始终不建立水层,只采用沟灌,湿润灌溉,遇雨及时将田间多余水分排除。平时要尽量减少下田次数,严防膜破。 (二)因苗追肥 适时看苗追肥,搞好叶面喷肥。为争取穗大粒多,因苗补施穗肥,孕穗期与灌水相结合,亩施尿素5-8kg,间隔打洞穴施。在水稻破口期到齐穗后,根据叶色,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喷施2%--3%的尿素加0.3%--0.4%的磷酸二氢钾和叶面宝水溶液2--3次,每亩喷施50--60kg混合液。此外要根据病虫情报,及时搞好病虫防治工作。 适时收获,收割时一定要低留稻根茬,以便整块揭起废膜,对残膜碎片要彻底清检,集中处理,防止污染。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