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天晴河魨发生气泡病、死亡一例
366
切换pc版

  福建省东山县陈岱镇前江村曾老板,有一口6亩池塘,沙底,平均水深1米, 0.75kw的增氧机一台(图1)。主要养殖河魨和日本对虾,存塘的有350g左右河魨3000尾,日本对虾7公分左右。
        
   2015年4月7日,开始下雨降温,少量日本对虾“偷死”,池塘有浒苔。
                
   4月13日,天气转晴,气温回升,未开增氧机,中午大量河魨上浮,多见白鳍、白尾,未发现死亡。曾老板听朋友意见,使用1.5瓶的季铵盐络合碘,没有效果,之后河魨出现十几尾死亡。晚上死虾也增多。
                
   14日早上,曾老板带着死鱼来店咨询。经检查,河魨胸鳍、背鳍、尾鳍、臀鳍、肛门附近均发现大量肉眼可见的皮肤突起形成的气泡(图2、3、4、5)。显微镜下更为明显(图6、7),镜检鳃丝里面也有气泡(图8)。上午10点前往池塘,观察水呈浅绿色,透明度20cm,水温18℃,水质指标为:pH值9.0,氨氮、亚硝酸盐均检测不出。池底表面干净,用手往深处挖发现全是黑色沙土,并有臭味(图9)。
                
   建议中午、晚上开增氧机,防止中午发生气泡病和晚上缺氧;马上注水,提高水位,防止由于水位过浅再次发生气泡病;中午使用2包“速解安”和2瓶“碧水安”,连续3天调水,下午使用“福地安”1.5瓶改底,连用4天。使用当天河魨死亡5尾,日本对虾死亡十几尾。
                
   15日,河魨无死亡,日本对虾死亡几尾。
                
   16日,两者均无死亡。
                
   分析:1、本病例雨后突然转晴,水温升高,藻类大量繁殖,光合作用强,又未开增氧机曝气,河魨发生气泡病,引起死亡。雨后天晴后底臭,底部有害物质增多,也可能加重河魨上浮,增加气泡病发生机率;
                
   2、本病例中日本对虾的死亡原因可能是先期本身池塘底部恶化严重,降雨后池底溶氧降低、有毒,引起“偷死”,雨后天晴后发生气泡病加重死亡。(利洋水产药店杏陈店  王登庭提供 2015.06.11)
 
  大家如果再遇到明显气泡病症状时,在第一时间测量一下溶解氧、水温指标,池塘水体的上中下层的。多数发生气泡病的时候,溶解氧不是过饱和的,或者过饱和的幅度很小,而氮气是否过饱和我们不能测,只能从水温变化和大气压变化来分析。还有其它因素决定是否能发生气泡病,实际案例比理论研究复杂的太多。只看溶解氧数据不能说明所有问题,只是一个参考。

  这个池塘增氧机太不给力!就一个水车,开了也起不到很好的曝气效果。不是我们看到气泡病症状的鱼就发生了气泡病,没有症状或我们没看到症状的就没发生,不是其它鱼就没有危害了,对虾的情况也是一样。所以多配置增氧机和特殊天气多开增氧机很必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