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车轮虫治疗实践
990
切换pc版
  作者:中水华峰鱼病研究部 温郁森
   
  黄颡鱼是我国水产养殖的小品种之一,分布广泛,养殖群体基本比较稳定。黄颡属于无鳞鱼,车轮虫对无鳞鱼的危害比较大,对黄颡也是如此。黄颡鱼对现有的杀虫剂大多比较敏感,同时集中性和规模基本偏小,因此治疗黄颡鱼车轮虫病广大水产病害防治者和养殖从业者来说,大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治疗,缺乏系统性和客观性,因此出现的药害死鱼情况也时有发生,以下将我们中水华峰鱼病研究部在黄颡鱼车轮虫病治疗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常规杀虫剂对黄颡鱼的风险

  在鱼病防治中,我们发现单个的药品(菊酯、有机磷等)对车轮虫的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合理的搭配使用确比较有效,因此市场上也有效果不错的非代森铵类杀车轮虫药品,这是现在车轮虫病治疗的主要选择。但是因为成分复杂,对于黄颡鱼这种高度敏感的鱼类,危险就会明显加大,这种风险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1、混养的和主养的敏感性不同。

  混养黄颡鱼的池塘,在杀虫时的可使用药品的面明显扩大,比较危险的甚至有关资料所罗列的禁止使用的药品使用时,也可能没有大的危害;主养的风险则大了很多,对敏感药品坚决不能使用。(说明这个问题并不是让大家在混养时可以随便使用杀虫剂,只是告诉大家有这种现象,作为大家在无鳞鱼寄生虫治疗中作为参考)。

  2、不同环境和地域药物的安全性不一样

  这个我们大家也知道,水体的PH值、肥度、温度对杀虫剂的效果和毒性是有绝对影响的。比如:在高PH值环境中,有机磷会变成高毒性的敌敌畏,造成了用药效果的不确定性,而大部分杀虫剂在高PH情况下的效果会降低;低温时杀虫剂的自然降解速度明显减慢,因此毒害会增强,可能会导致鱼中毒。因此在使用杀虫剂杀寄生虫时,也许不是实验是安全的,使用时可能因为环境变化而出现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在以下将有所提及。

  怎么样杀车轮虫安全

  1、常规杀车轮虫药品使用时要在小范围实验,证明确实安全才可使用;使用前要测ph值,如果和实验中水体的PH值差别比较大也要慎重;低温季节尽量不要使用,避免风险,这种风险也许不是1-2天能看到的,但是过一段时间有可能出现鱼中毒现象。

  2、可以考虑用中药来杀车轮虫,效果也许没有化药快,但是安全性有保证,实践证明只要合理使用效果还是比较理想,这是我们觉得比较发展前景的一种选择。

  我们的研究和实践

  针对现在的车轮虫因为抗药性越来越难以杀灭,同时无鳞鱼和苗种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引用了中药,我们发现如果采用投喂方式配合外泼,按疗程使用,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证。我们曾遇到过黄颡鱼池塘,因为车轮虫比较严重,鱼在水面不下沉,我们采用外泼“中水华峰.本草虫净”2遍,同时在饵料中添加“本草虫净”,3天后鱼表现正常,镜检发现鱼鳃车轮虫也比较干净,取得了不错的实际效果。
   
  因此使用中草药治疗无鳞鱼车轮虫病成为我们的推荐选择,安全得到保障,正确使用效果也比较理想,希望可以引起广大鱼病防治工作者和养殖从业者的关注,以更好的推动黄颡鱼车轮虫病的治疗工作。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