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饲料原料的真伪鉴别法
317
切换pc版

一、麸皮:常发现掺有滑石粉、稻谷糠等,掺入量一般为8%~10%。将手插入一堆麸皮中然后抽出,如果手指上粘有白色粉末,且不易抖落则说明掺有滑石粉,如易抖落则是残余面粉。再用手抓起一把麸皮使劲擦,如果麸皮成团,则为纯正麸皮;而攘时手有涨的感觉,则掺有稻谷糠;如攥在手掌心有较滑的感觉,则说明掺有滑石粉。 二、豆粕(饼):常掺有泥沙、碎玉米或5%~10%的石粉,降低了豆饼蛋白质含量。 1.水浸法:取需检验的豆粕(饼)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木棒轻轻搅动可看出豆粕(碎饼)与泥沙分层,上层为饼粕,下层为泥沙。 2.碘酒鉴别法:取少许豆粕(饼)放在干净的的瓷盘中,铺薄铺平,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过1分钟,其中若有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 3.生熟豆粕检查法:常用熟豆饼做原料,而不用生豆饼,因生豆饼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等物质,影响畜禽适口性及消化率。方法是取尿素0.1克置于25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被测豆粕粉0.1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加塞于45度水中温热1小时,取红色石蕊试纸一条浸入此溶液中,如石蕊试纸变蓝色,表示豆粕是生的,如试纸不变色,则豆粕是热的。 三、鱼粉:鱼粉中若掺有棉籽饼、菜籽饼、尿素、沙粒等杂物,其蛋白质含量会降低很多。 1.感官检测法:标准鱼粉颗粒大小一致,可见到大量疏松的鱼肌纤维以及少量鱼刺、鱼鳞、鱼眼等,颜色呈浅黄、黄棕色或黄褐色,用手捏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有色腥味,无异味;掺假使杂的鱼粉可见颗粒、形状、颜色不一的杂质,少见或不见鱼肌纤维及骨、刺、鳞、眼球等,呈粉状且颗粒细,易结块呈小团状,手握成团块状,发粘,色味淡,有异味。 2.气味检测法:取样品20克放入三角瓶中,加大10克大豆饼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盖子后,如闻到氨气味,说明掺有尿素。 3.水浸法:取少量样品放大试管或玻璃杯中,加入多倍的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若掺有砂石或其他矿物质则沉到试管或玻璃杯底部,若有棉饼、羽毛粉、鼓皮等,即会浮在水面。真鱼粉无此现象。 四、骨粉:好骨粉含钙23%~26%,磷12%~14%。掺假的骨粉常常含磷不足,引起畜禽脚(腿)生长不良,若骨粉末脱胶,易腐败变质,常引起畜禽中毒。常见掺假冒充物有石粉、贝壳粉、细砂等杂物。 1.肉眼直观法:纯正骨粉呈灰白色粉状或颗粒状,部分颗粒呈蜂窝状,具固有气味;掺杂骨粉仅有少许蜂窝状颗粒,假骨粉无蜂窝状颗粒,掺石粉、贝壳粉的骨粉色泽发白。 2.稀盐酸溶解法:将骨粉倒人稀盐酸溶液中,右为纯正骨粉会发出短时间的“沙沙”声,骨粉颗粒表面不产生气泡,最后全部溶解变为混浊;脱胶骨粉的盐酸溶液表面漂浮有极少量有机物;蒸骨粉和生骨粉表面漂浮物较多,假骨粉则无以上化学现象。 3.火烧法:取少量骨粉放大试管中,置于火上烤烧,真骨粉产生蒸气,然后产生刺鼻烧毛发的气味,而掺假骨粉所产生的蒸气和气味少,假骨粉无蒸汽和气味,末脱胶的变质骨粉有异味。 五、贝壳粉:伪劣贝壳粉里面状或碎屑状,含钙量为28%;好贝壳粉应含有70%以上高粱粒大小贝壳,30%以内的碎面。最好选用未加工粉碎的大贝壳,自己加工,粉碎后合钙36%以上。 六、蛋氨酸:市售“进口”蛋氨酸有些被掺入淀粉、葡萄糖粉、石粉等,而使氨基酸含量仅达50%,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1.感官检查法:真蛋氨酸为纯白或微带黄色,为有光泽结晶,尝有甜味;假的为黄色或灰色,闪光结晶极少,有怪味、涩感。 2.灼烧法:取瓷质柑锅1个加入1克蛋氨酸,在电炉上炭化,然后在550度茂福炉上灼烧1小时,真蛋氨酸残渣在0.5%以下,假蛋氨酸残渣则较多。 3.溶解法:取1个250毫升烧杯,加入50毫升蒸馏水,再加大1克蛋氨酸,轻轻搅拌,假蛋氨酸不溶于水,而真蛋氨酸几乎全溶于水。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