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有“钱”途的水产品
304
切换pc版

现在,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导致销售困难,价格下降,养鱼户的养殖经济效益普遍降低。如要提高养殖效益,建议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多养以下几类水产品。 套养吃鱼的品种:在同一口池塘中,适当套养一些肉食性鱼类,如鳜、乌鳢(黑鱼)、加州鲈、鲇等。利用这些鱼类,既可以清除池塘里的经济价值低的小型野杂鱼类,又可为放养鱼类减少了争食、争氧对象,提高养殖鱼类的产量。一般每1/15公顷(1亩)水面可套养肉食性鱼类10~30尾。这样,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可增加优质鱼类10千克左右,增加产值150~200元。不过,要注意的是,肉食性鱼类投放时的规格要小于主养鱼,以保主养鱼的安全。 主养怕冷的品种:即养热带鱼、虾,如罗非鱼、淡水白鲳、巴西鲷以及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这些品种的肉质较好,有的颜色艳丽,可做垂钓对象,养殖条件要求不高,既可单养,也可混养,养殖周期短,见效快。 混养长腿的品种:即实行鳖(甲鱼)、乌龟、河蟹、青虾、牛蛙、美国青蛙等与鱼类混养。这样,既可以鱼为主,也可以鳖、蟹、虾等为主。如以鱼为主,每1/15公顷混养几十只甲鱼,利用池内小杂鱼,再补充一些饲料,便可产甲鱼10~20千克,而且是容易办到的。 精养“绝后”的品种:即引进养殖湘云鲫、湘云鲤等三倍体鱼类。因这些鱼类不能繁殖后代,具有生长快、肉嫩味美等优点,而且在较低的温度下(5℃)即可摄食,相对延长了生长期,产量较高。 暂养“小品种”:如泥鳅、黄鳝等。这些养殖水产品类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小品种”,规格小、产量低。现在,这些小品种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逐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价格多年来比较平稳。可以利用春季将规格较小的黄鳝、泥鳅买进来,实行投饲精养。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到下半年以后上市,不但达到较大规格,同时市场价格也会有较大提高。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