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籽西瓜高效栽培技术
293
切换pc版

无籽西瓜具有果实品质优、汁多且味甜、无种核、食用方便、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种植面积也随之增大,现将无籽西瓜的高效栽培技术简要如下: 一、土地的选择 选择种植普通西瓜的区域种植。施足基肥,一般基肥用量占整个生育期用量的70%~80%,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亩施有机肥1~2t,北方辅以磷肥25~30kg/亩,氮肥15~25kg/亩;南方辅以钾肥15~20kg/亩,氮肥20~30kg/亩。 二、种子处理 1.破壳。无籽西瓜种皮较厚,发芽困难,采取破壳处理,以利于发芽。 2.浸种。用75℃的温水将种子浸泡0.5~1小时,水量以能浸透种子即可,控净水后立即播种,不能隔夜。为了预防叶枯病、疫霉病、枯萎病等病害,也可以结合浸种,用敌克松1000倍液或多菌灵1500倍液或百菌清2000倍液浸种1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立即播种,不得发酵。 3.控湿高温催芽。可采用砂床催芽法:首先准备清洁河砂,湿度以手攥紧指缝不出水为度,将破壳浸种待播种子与等体积河砂拌匀,置34~36℃的恒温箱中催芽18~28小时;也可采用电热毯催芽法:把电热毯铺开平放,上垫二层农膜隔湿,膜上放一层3cm厚的木屑,其上再辅上一块绵纱网布,把破壳浸种后的种子均匀地平铺其上,种子上面加盖温热湿毛巾(拧干不滴水),后盖农膜和旧棉被保温,温度控制在35℃左右,经催芽18~28小时,待芽长到0.1~0.5cm时即可播种。 三、播种及移栽 直播田可采用膜下点播,播时放苗封土或破膜破洞点播加盖砂土。 无籽西瓜多数是中晚熟品种,早熟栽培不能充分表现其特征特性,价格上也竞争不过早熟品种,应反季节栽培及延秋季节栽培。 无籽西瓜幼苗顶土能力弱,播种深度要适宜,一般地膜栽培的播种深度以0.3~0.6cm为宜,膜孔上同时要覆盖一把沙土,盖沙可以提高地温,防止雨后板结。合理的密植能形成最适宜的群体结构,北方结合整枝以600~800株/亩为宜。选择瓜苗二片真叶或3叶1心时定植。 四、配置授粉株 无籽西瓜因本身雄花花粉不具配合力,互相授粉不能坐瓜,必须配置一定比例的普通有籽西瓜做为授粉株。 1.选择授粉品种。选用抗性强,果形、皮色与无籽西瓜果实有明显区别的普通西瓜做授粉株。 2.授粉株的比例。一般为1∶4(授粉株:无籽西瓜)隔行或隔株种植,任其自然授粉。为了增加无籽瓜的单位面积产量,可以在地头或异地另种授粉株,以每亩无籽瓜拥有授粉株30~40株即可。 3.调节花期。无籽西瓜开雌花一般较普通西瓜略迟,第三个雌花留瓜坐果更迟,为使雌花供给期相遇,应选择与无籽西瓜花期相近授粉品种。 五、田间管理 无籽西瓜栽培上采用“两促一控”的综合措施,即前“促”苗后“促”果,坐果前“控”水肥。 酌施提苗肥,“促”苗早发。育苗移栽的瓜苗生长缓慢,应施提苗肥,结合栽苗浇水时,亩施氮肥5~8kg。开花“控”施肥。狠施壮果肥,促果膨大。坐瓜以后,应重施应果肥。肥力条件充足的田块,采用双蔓整枝,肥力条件差的采用三蔓整枝。瓜坐稳后,不再整枝打杈。 六、病虫害防治 无籽西瓜抗病性强。以预防为主,坚持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药剂防治以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百菌清等交替使用。幼苗期害虫主要有蓟马、蟋蟀、地老虎,可用乐果、敌百虫等防治,生长后期有蚜虫、红蜘蛛等,可用乐果及杀螨剂等防治。 七、适时采收 无籽西瓜的商品质量,与果实的成熟度关系极大。采收适时,能充分体现品种特征、特性,不仅皮薄、味甜、瓤色好,而且质地、风味好。采收过早,皮厚,味淡风味差。过迟,组织绵软、瓜瓤干缩、空心、纤维多,可根据果面色泽,卷须枯黄,指弹声来判断或以果实生育期来确定采收日期。 严治江 马光玉(新疆西域集团,831100) 摘自:2003年第12期《农业科技通讯》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