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玉米螟
400
切换pc版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在我区它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在我区玉米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尤其以中高海拔地区发生较重。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它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秆和玉米芯中越冬,部分幼虫在杂草茎秆中越冬。成虫白昼潜伏,夜出活动,幼虫钻蛀造成危害。

  危害特点:玉米生长前期(抽穗前)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玉米叶上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抽穗后钻蛀茎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造成籽粒霉烂减产,一般减产10-30%左右。玉米螟适于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发育,虫口基数大,在环境条件适宜,往往造成严重的为害。

  2.防治方法

  ⑴清除田间玉米秸秆,用作燃料或堆肥,以杀死潜伏在秆内的虫蛹,减少越冬虫源。

  ⑵进行化学防治。防治的最佳时间是心叶末期(即喇叭口期)。可用25%增效杀虫双水剂 1公斤 加水 5公斤 加细砂土 25公斤 配制成颗剂,每亩 10公斤 施于心叶防治。也可选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浇灌于心叶。玉米青苞鲜食,严禁施用巴丹、呋喃丹、乐果等残效期较长的农药,确保青苞质量和食用安全。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