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水稻本田管理主要措施
334
切换pc版

     作者:董国忠   今年水稻苗情况总体情况较好,但是由于春季育苗期间我省普遍出现了低温,导致小棚育苗、本田低床育苗苗小、苗弱,插秧后,生长迟缓,扎根慢,出叶慢,返青慢。绥化的庆安、绥棱和伊春铁力等小兴安岭一线,由于受小气候的影响,水稻生长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而且病虫害有所发生。大中棚育苗的秧苗素质明显好于小棚,生育进程正常。进入六月份,我省又出现了低温多雨天气,影响了我省水稻的分蘖,有效分蘖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我省中南部地区水稻分蘖良好,中北部地区基本正常,东部地区较差,尤其佳木斯地区(包括农场),单株叶片数少1片,有效分蘖少1—2个,而且部分地区药害也较重。针对当前水稻进入了生育转换期,稻瘟病有可能偏重发生这一情况,为保证水稻安全成熟,保产丰收,在水稻本田管理上应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追施穗粒肥,主攻壮秆大穗和粒重。由于前期低温的影响导致水稻有效分蘖减少,因此要通过施穗肥主攻大穗,保证足够的颖花数,达到穗大粒多,提高结实率和成熟度。穗肥在抽穗前15—18天施入,施肥量一般占生育期内施肥总量的15—20%。要控制氮肥用量,避免一次施入过多,同时要因苗、因地施肥。粒肥酌情施用,始穗期到齐穗期,如植株矮小,单位面积穗数不足,叶色发黄又无稻瘟病的地块可施粒肥,增加叶片的功能期,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生育正常或过旺的地块少施或不施粒肥,防止贪青晚熟。
    
      2、采取节水灌溉技术,保证壮秆大穗。幼穗分化到抽穗前采取间歇灌溉技术,幼穗分化期遇到17℃以下低温,灌15—20厘米深水层,护胎,抽穗后实行浅水湿润灌溉,促进根系生长,保证壮秆大穗。井灌区采取增温灌溉技术,避免井水直接进田。
    
      3、重点预防稻瘟病。进入七月份,我省低温多雨天气可能增多,温度低、湿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将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因此要加强预防,提前喷药,喷两次预防药剂,一次在七月中旬开始,另一次在七月下旬到八月初,间隔10—15天。同时应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发现稻瘟病病情应及时喷药,做到治早、治好、治了,防止蔓延危害。
    
      4、喷施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料。尤其低温天气,喷施磷酸二氢钾,可减轻缓解低温危害,长势不好的地块可加尿素同时喷施。
    
      5、及时割净池埂杂草,除净田间稗穗,增加田间通透能力。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