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哭嫁歌”
672
切换pc版
  土家“哭嫁歌”

  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姑娘出嫁前哭唱的别离歌。哭嫁,是土家姑娘婚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程序,即姑娘在出嫁前一月或十天半月就开始在1的哭唱,届时,亲邻老少群聚在嫁娘家里,有的聚首哭唱,有的围观,常至深夜方休。直到发亲那天其兄或弟将嫁娘背出自家大门,哭唱方止。“哭嫁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哭代唱,唱中有哭,边哭边编的抒情悲歌;二是以唱代哭或只唱不哭的长诗结构的抒情放歌。

  “哭嫁歌”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十姊妹”、“哭陪客”、“哭吃离娘饭”、“哭梳头”、“哭上轿”等六大部分。哭词中,过去大多是表达新娘对封建礼教的不满1以及与亲人离别之情,如今,主要是诉说彼此分离之苦和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等。陪哭者主要是哭些祝贺安慰之词,奉承新娘出嫁能吉祥如意等。“哭嫁歌”的形式一般均为新娘带头哭唱,陪哭者在后半句时开哭或开唱。“哭嫁歌”的艺术特色:其唱词应景生情,多用比兴手法,有较规整的七字句,也有较自由的长短句,腔调古老,特色浓郁。百福司镇河东管理区的“哭嫁歌”全曲骨架为ladomi,在强调羽(6)宫(1)二音的同时,杂以宫音上方的小三度b3,构成一个连续小三度三音列的特性音程,这种减五度音程哭唱时感情更悲切,情绪更浓烈和不稳定。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