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内分青谷、墓区、诗廊等园区,依山势建有松风亭、白亭、翠樾亭、道时书屋、乐天堂等富有唐代风格的亭阁。在传说为白居易当年饮酒赋诗的地方,按当时风格建了一座草亭,游人至此,雅兴顿生。此外,白园内还有一条镶有近百块白翁诗作的碑廊,这些诗碑集篆、隶、楷、行、草数种流派,皆出自现代书法名家之手。
白居易墓古柏葱葱,清幽雅静,从高处俯视,宛如一把平躺着的琵琶。墓的前面,立有一块墓碑,上 书“唐少傅白公墓”,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河南学政汤右曾重建白居易墓时所写。1961年,国务院定白居易墓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洛阳市人民政府决定划地40亩修建白园,建筑乐天堂、道时书屋、诗廊、碑庐、翠樾亭、白亭、卧石碑、听伊亭、大门、白池、人工瀑布等。乐天堂门联“为生民爱直言极谏,得山水乐饮酒赋诗”,可谓对诗人一生处世的高度概括。堂内有诗人塑像。诗廊内现代书法家们书丹的白氏名诗多首,石刻嵌于壁上。道时书屋内陈列有白氏著印的各种版本,有全面介绍诗人文学活动及其成就与影响的文图。白园顶峰,青松翠葱,景色秀丽,龙门山绝壁佛龛历历在目,伊水如带俱陈足下。
白居易 (772~846)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为龟兹人,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出生于河南新郑县。他的父亲曾任襄州别驾,早逝。白居易幼年聪敏过人,五、六岁开始学诗。他10岁时,又逢河北、淮南的几个节度使发动叛乱,战火骤起。他的父亲为了保护儿子的安全,将他送到今浙江去避难,他便随母离开家乡,飘泊江南。唐德宗贞元三年(787),16岁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