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养代防”技术理论介绍
目前的水产养殖面临着养殖密度越来越高、水环境资源日益恶化、亲本苗种退化、养殖品种日益复杂、水产品品质及食品健康问题日益突显等现状。如何适应新条件下的水产养殖,是“以养代防”技术解决的关键。
以前的养殖模式只重视水产动物的生长,不注意它们的健康,往往导致发病死亡损失巨大,当前鱼病已经成为制约水产养殖的关键问题。发病以后治疗,即使找到“神医神药”,但还会大量死亡造成巨大损失。俗话说:养鱼有二怕,一怕鱼病死,二怕鱼泛池,素有“一忽穷”之称的说法。到本世纪初,人们逐渐认识了定期内服、改底调水的预防观念,使水产养殖大批死亡的情况得到一定缓解,降低养殖风险,但这样的预防模式还是存在较大缺陷:一是预防性的处理,是间歇性的,没有持续性,对养殖生长、产量等没有直接的帮助,投入的预防成本相当于“投保险”,只有投入,没有产生直接的收益;二是预防的处理并不一定每次都有效,甚至使用不恰当出现负作用;三是水产药品质量千差万别,在40%假药和不规范生产的药品面前,养殖户想做好水产养殖上的预防工作,实际是很困难的。
那如果预防的做法不完全科学,那怎么做才好呢?有一句渔谚:养鱼先养水。强调的是养,而不是调,这句话也是老子文化中“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具体应用。比如:人身体的健康是需要良好的心态、规律的作息时间、坚持锻炼和合理的饮食等才会使身体健康。要想养出一塘好鱼、好虾、好蟹等水产品,就需要摸清这些水产动物的内在生理特点和外在环境的变化,顺着它们的规律去养,养出生长快速、体质强壮的水产品,养出肥活嫩爽的水质,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益。
“以养代防”技术理论源于印遇龙院士在动物生理营养上的权威技术以及王武教授增养殖学的思想。中国水产养殖技术历经四次革命。这四次革命都改变着中国水产养殖技术,每一次都有效提高了产量和效益。第一次是饲料的推广和运用,直接提高了养殖产量;第二次是增氧机等器械的推广和运用,为高密度养殖提供了保障;第三次是“防重于治”养殖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有效的降低了养殖风险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效益;第四次是“以养代防”养殖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让所有水产行业工作者、养殖户从此拨云见日,不再迷茫于乱用药、道听途说的技术,为健康、高效的水产养殖提供了最简单和实用的技术。
那什么是“以养代防”技术理论,下面做个简单阐述。“以养代防”技术理论注重从生理、生态、生产三方面进行管理,强调的是“养”,把管理措施贯彻到日常的细节中。生理方面注重养肝胆、养肠道,生态方面注重养水、养底,生产方面注重饲料的正确投喂、模式设置、增氧机使用等。
首先,肝胆是水产动物的解毒、消化、免疫的重要器官,关系到动物的健康活力;
其次,肠道是水产动物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肠道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饵料系数及养殖效益的高低;
第三是水质,八字精养法中“水”当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的养殖注重调不注重养,是个很大的误区;
最后是底质的改善,池塘底质是养殖中残饵、粪便集中的地方,而底部不好观察,容易积累氧债,形成一个巨大的“隐形炸弹”。
生产技术是检验一切的标准,没有过硬的生产技术,就没有发言权。北京渔美康拥有高效益养殖场人才和全国各地各品种的养殖技术权威带头人,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指导和帮助。
渔美康的技术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推广和实践该技术理念的过程,让许多用户获得高效益,同时也促进了“以养代防”技术理论在不同品种上的应用和精炼。渔美康的同仁们高举“健康高效水产业、放心美味中国渔”的使命,将进一步深化和提炼该技术,让更多的水产养殖从业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