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贴士:谨防河蟹秋季意外死亡
592
切换pc版

  眼下河蟹已陆续上市,但留塘成蟹依然较多,养殖户仍应加强饲养管理,切不可麻痹大意,否则稍有松懈,就会发生秋季意外死亡事件,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感冒死亡。秋季昼夜温差大,体质差的河蟹因不能适应温度较大幅度的变化而易患感冒。此时应提高水位来控制水温的剧烈变化,注入新水时温差不要大于4℃,此外,水面多留些漂浮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芦、浮萍等,同样起到控温作用。

  2、自然死亡。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每年的9-11月份,都有一批生长了两年的河蟹由“黄蟹”蜕壳变成“绿蟹”,其性腺发育成熟,进入生命的最后阶段。凡是脚痒要逃跑的河蟹,因其体内渗透压升高,不能适应淡水环境而导致河蟹自然死亡。为此,应将这部分“绿蟹”及时捕捞上市。

  3、投饵不当引起的死亡。秋季河蟹摄食有时会因温差大而引起消化不良,出现所谓“胀死”现象。为此必须在以下两方面加以防范:一是增加蛋白质含量较高饵料的投喂,减少植物性饲料的投喂,以利河蟹育肥增重,二是要遵循“四定投饵”的原则,水温下降时要适当减少投饵量,不投不洁饵料,以免引起河蟹的肠胃疾病。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