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常见病蟹奴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519
切换pc版
    

    1.病原:蟹奴。

    2.症状:患蟹奴病的蟹,腹部的脐略显臃肿,揭开脐盖,可看到多个乳白色或半透明的颗粒状虫体;病蟹雌雄难辨,雄蟹的脐呈椭圆形,螯足小而绒毛少;病蟹生长缓慢,失去生殖能力;严重感染的蟹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不能食用。

    3.流行情况:在上海、湖北、安徽等省市都有发生,且在滩涂养的中华绒螯蟹发病率特别高。如将已感染的蟹移至内陆淡水中饲养,蟹奴只形成内体和外体,不能繁殖幼体后再进行感染。在同一水体中,通常雌蟹的感染率大于雄蟹。从7月份开始发病率逐月上升,9月份达到高峰,10月份以后逐渐下降,蟹奴外体变软,甚至仅残留蟹奴脱落后的小黑点。

    4.诊断:根据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用显微镜检查。

    5.治疗方法: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预防:(1)从无蟹奴感染的地区引进蟹苗,或选择健康亲蟹进行人工繁殖;(2)在淡水中饲养中华绒螯蟹。(3)可用针挑破白色点状蟹奴外体,然后每立方米放0.8克硫酸铜,药浴30分钟,疗效较为显著。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