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柑桔害虫发生现状与综合治理
427
切换pc版
万州区柑桔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常年种植红桔、橙类、柚类等品种10多个,面积达1.45万hm2, 占整个果树种植面积的69.41% ,是万州区果品生产的重要支柱。柑桔害虫是影响柑桔生产的重要因素。1998至2000年,对万州区柑桔害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及柑桔害虫的综合治理措施初报如下:

l 柑桔主宴害虫种类及其发生特点

据调查统计, 目前发生普遍且危害较重的柑桔虫害,按其分类系统和危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1 螨类害虫  主要种类有柑桔全爪螨、柑桔始叶螨、柑桔锈壁虱。柑桔全爪螨和始叶螨是柑桔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在柑桔树上常混合发生,危害较重,但以全爪螨占优势。柑桔全爪螨的越冬卵在春季气温高于8.2℃ ,始叶螨在5.5℃ 开始孵化+随着气温升高,春梢抽发,叶螨种群量迅速增长,万州区柑桔全爪螨于5月中旬达到高峰,始叶螨于5月上旬左右达到高峰。柑桔锈壁虱主要在管理粗放、生长衰弱的果园发生重。

1.2 蚧类害虫   主要种类有矢尖蚧、红蜡蚧、网纹绵蚧。蚧类害虫的活动时间极短,较固定,体背有蚧壳体保护.防治起来较困难。矢尖蚧一般在4月22日左右初孵游走若蚧始见,第1代矢尖蚧雌成蚧盛孵期为5月上旬,幼蚧发生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红蜡蚧曾经是柑桔上的重要害虫,但近年来因柑桔品种不断改良,高接换种面积逐年扩大,红蜡蚧危害相应减轻。网纹绵蚧在个别地方桔园发生较重。

1.3 蚜虫类害虫   主要种类有桔蚜、桔二叉蚜。以桔蚜占优势。此类害虫主要以成虫和幼虫群

集危害柑桔幼嫩枝叶,被害叶片皱缩卷曲以致枯死,花蕾和幼果亦可受害脱落,并诱致烟煤病,从而影响树势和果实的产量及品质。

1.4 卷叶潜叶类害虫   主要种类有拟小黄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柑桔潜叶蛾。卷叶蛾一般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幼虫吐丝缀合2—5片叶,居中咬食叶肉, 幼虫亦能蛀人果实危害,被害果变黄引起落果。柑桔潜叶蛾在万州1年发生10代左右,一般每年5月初开始发生,7—9月危害严重,是虫口高峰期,因此春梢一般不受害,夏梢受害轻,秋梢受害最重。

1.5 吸果夜蛾类害虫  主要种类有嘴壶夜蛾。吸果夜蛾在万州区局部地方柑桔园危害愈来愈严

重。2OOO年10月底调查,受害严重的果园落果率达30% 以上,以危害橙类、柚类等果实为主,红桔果实受害较轻。

1.6 天牛类害虫  主要种类有星天牛、褐天牛。这类害虫种群密度一般比较低,但其危害性很大,是影响柑桔树长势,缩短寿命,甚至直接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天牛类害虫危害场所较隐蔽,发生周期长,比较难发现和防治,是需要采取特殊方法防治的一类害虫。

1.7 粉虱类害虫   主要种类有黑刺粉。黑刺粉虱在万州区发生比较普遍,是柑桔上的重要害虫。该虫1年发生4代,有趋光性、可借风力传播,以幼虫具危害性,成虫不危害。

1.8 凤蝶类害虫  主要种类有柑桔凤蝶。以幼虫咬食嫩叶和幼芽,是柑桔苗圃和幼树上的重要害虫,成年树上危害较轻。

1.9 吉丁虫类害虫主要种类有柑桔爆皮虫。以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危害,被害皮层有突起裂口,流出油点状褐色胶质,危害严重时树干皮层爆裂,主枝或整株枯死。爆皮虫在万州区1年发生l代,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中下旬为卵孵化盛期。

1.10 蝉类害虫   主要种类有黑蚱蝉。万州区少数桔园危害较重。每年7 8月黑蚱蝉成虫大量迁飞到果园,把卵产于柑桔枝条内,造成表皮破损,耗散水分,严重时使枝条枯死,不但影响树势,同时还造成产量直接损失。

1.11 柑桔恶性叶甲。在管理不善和不清园的柑桔园发生数量较大。该虫在万州区1年发生3代。

2 柑桔害虫的综台治理

防治柑桔害虫应立足桔园生态系统,在保证柑桔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下,实施以土、水、肥为中心的保健栽培,采取整形修剪、抹芽控梢、冬季清园等农业措施,保护利用天敌。并根据不同区域、品种、树龄和季节确定主要防治对象。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

2.1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保障柑桔安全生产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有效措施。柑桔果实蝇是近年来万州区柑桔生产的一大潜在威胁。必须严格实施检疫,禁止从疫区输入,未经产地检疫和灭虫处理的寄主类果实,以防止检疫性害虫传人并蔓延。

2.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柑桔害虫综合治理的基础。柑桔园里加强肥水管理,做到适时灌溉、排除积水与合理施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对害虫的抵抗力和受害后的恢复力。在采果前后及春梢萌发前增施有机肥,辅之以适量化肥,并结合冬季及时修剪,剪除虫枝、虫叶、干枯枝、密弱枝等。早春柑桔萌芽前刮除枝干粗老翘皮及彻底清扫果园内外的枯枝落叶、杂草等措施,可大量消灭越冬害虫,降低害虫基数。

2.3 保护利用天敌  万州区柑桔园内常见的天敌种类有各种瓢虫、草蛉、捕食螨、多毛菌等, 对害虫种群的调控作用非常明显。在药剂防治时应限制使用对天敌有杀伤作用的广谱性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及铜制剂等农药,选用对天敌安全的选择性杀虫剂,改进施药技术,保护利用天敌。

2.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当前柑桔害虫防治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是控制柑桔害虫的重要手段。根据“无公害”果品生产的要求,毒性高、残留高、杀虫谱广的药剂使用越来越受限制,毒性低、残留少、选择性强的药剂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必须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杀虫剂。

2.4.1 加强预测预报   目的就在于掌握害虫的变化动态和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而有利于科学台理地使用农药,选择最佳的施药时期。

2.4.2 不同种类害虫的药剂防治

2.4.2.1 螨类害虫的防治  早春挑治中心螨株,初夏控制危害高峰。春末夏初,当平均气温在l5~20。c,叶螨种群密度达到防治指标(红蜘蛛为5~6头/叶、始叶螨为3~4头/叶)时施药防治。目前常用的药剂有5%尼索朗乳油l500 2000倍液、73% 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10% 千禧螨乳油300O倍液、46% 结晶石硫台剂150倍液等。

2.4.2.2 蚧类害虫的防治   防治关键时期是各代若虫固定前的活动期,对药剂极为敏感。根据经验,万州区5—6月为防治蚧类最佳时期。目前常用的药剂有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OOO-2500倍液、松脂合剂l5—20倍液、机油乳剂50—100倍液等。

2.4.2.3 蚜虫类害虫的防治  以晚春(4—5月)和早秋(9—10月)为最佳防治时间, 当新梢有蚜率达到25%左右时开始喷药。目前常用的药剂有5o%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OOO倍液、24%灭多威水剂1000—2OOO倍液、25%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OOO-3OOO倍液、2.5%功夫乳油50OO倍液等。

2.4.2.4 卷叶潜叶类害虫的防治  在柑桔生长季节及时预测虫情, 掌握在成虫发生盛期施药,消灭成虫、卵及初孵幼虫。目前常用的药剂有10%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600倍液、20%多杀菊酯2500倍液等。

2.4.2、5 吸果夜蛾类害虫的防治  5—6月间用除草剂镇甲剂l号涂茎或镇甲剂2号喷木防己等幼虫寄主,切断食物链,控制成虫危害。

2.4.2.6 粉虱类害虫的防治   于各代l,2龄幼虫盛发期施药。目前常用的药剂有20%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l000一2000倍液、松脂合剂(冬季用)l0~l8倍液、2o%双甲脒乳油500一lO00倍液等。

2.4.2.7 天牛类害虫的防治  这类害虫危害隐蔽且分散,要多注意观察其危害症状, 随见随治。除利用其习性等人工捕杀成虫外,常在其幼虫危害部位涂药防治,如用脱脂棉或废纸蘸40% 氧乐果乳油5 10倍液,用钢丝塞人虫孔内毒杀。

2.4.2.8 吉丁虫类、黑蚱蝉、凤蝶类、恶性叶甲等害虫的防治   这几类害虫一般可结合主要害虫的防治,基本可控制其危害。总之,只要合理地综合应用各项具体措施进行协调防治,就能达到用药少、效果好的目的,并使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和对天敌的驱杀减少到最低程度。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