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虫害防治-潜叶甲
594
切换pc版
    桔潜叶甲又叫拟恶性叶甲,分布于重庆、浙江、湖南、江苏、福建、江西、湖北、四川、广西和广东,仅为害柑桔类,以山地柑桔园发生较重。成虫取食叶背面的叶肉和嫩芽,仅留下叶面表皮,使被害叶上留下很多透明斑;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使叶上出现宽短亮泡状或长形弯曲的蛀道。受害严重时引起落叶、落花、落果。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3.7mm,体宽1.7~2.5mm,宽椭圆形。头和复眼均为黑色,触角丝状,11节,基部3节黄褐色,其余节黑色,前胸背板黑色,有光泽,多小刻点;鞘翅桔黄色,每鞘翅纵列刻点行11列,较清楚可见9列;足黑色,后足腿节膨大。腹部枯黄色,雄虫腹板末端3裂状,中央凹,雌虫腹板末端圆形,中央不凹。卵长0.68~0.86mm,宽0.29~0.46mm,椭圆形,米黄色至黄色,表面具网状纹,覆盖着黑褐色粪便,横粘在叶上。老熟幼虫体长4.7~7.0mm,深黄色。头部色较淡,边缘略带淡红黄色;触角3节,蛹长3~3.5mm,体宽1.9~2.0mm,淡黄色至深黄色,椭圆形。头部弯向腹面。

    2.发生规律

    在重庆、江西(南丰)、浙江(黄岩)和福建(福州),每年发生1代,或有第二代幼虫发生的记载,一般第二代卵不能发育。以成虫在柑桔、龙眼、水松、柳或榕等树干的翘皮裂缝、伤口、地衣、苔藓下或树周围松土中越冬、越夏。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爬上春梢为害,产卵于嫩叶上,4月中旬至5月是幼虫为害盛期,5月至6月上旬为当年羽化成虫为害期,6月以后气温升高,成虫潜伏越夏,后转入越冬。

成虫能飞善跳,喜群集,有假死性,常栖息在树冠下部嫩叶背面,以食嫩叶为主,叶柄、花蕾和果柄也可受害,被害叶背面的叶肉被啃掉,仅剩下表皮。卵单粒散产,粘附在嫩叶边缘或叶背面,以叶缘上为多。幼虫孵化后约在1h内从叶背边缘或叶背面钻入表皮下食叶肉,并向中脉行进,蛀出宽短或弯曲的隧道,在新鲜的隧道中央可见到1条黑色的排泄物。叶片大量遭受破坏,极易脱落,幼虫随落叶在地面生活一段时期,新鲜落叶中多数有幼虫,叶片渐干枯后,幼虫咬孔出叶或咬孔落地,潜入树冠下半67~150cm的松土层内2~4cm处,构筑土室化蛹。

    3.防治方法

    (1)在冬、春季结合清园,堵塞树洞,除掉树干上的霉桩、地衣、苔藓等成虫藏身之地。在4~5月受害叶脱落后应及时扫集、烧毁,以消灭暂留在落叶中的幼虫。

    (2)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在成虫盛发为害期,地面铺塑料薄膜,振动树冠,收集落下的成虫,集中烧毁。

    (3)成虫和幼虫为害春梢和早夏梢,可在越冬成虫活动期和产卵高峰期各喷药1次。药剂种类可参照柑桔恶性叶甲的防治药剂。



    参考何天富主编《柑橘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