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荒山薄地变成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1024
切换pc版
来源:新华日   南京地处丘陵山区,低山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64.5%,多年来,南京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曾经的穷山僻壤,如今果园遍布,苗木成林,鱼跃兔走,鸟语花香。   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   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体系   场景:在六合区竹镇大河桥村,农田一望无际,沟渠纵横,道路平整,温湿可控的大型粮仓前一队人马在送粮,附近的玻璃温房里将迎来鲜花绽放。这里是还在建设中的一万亩富硒大米生产基地,全部产出富硒米,贵的富硒米一斤要卖到二三十元。农业综合开发投入960多万元。在六合,全区投入农业开发资金1.6亿,治理中低产田42.85万亩。   富硒大米基地吸引社会投入2亿多元,而在竹镇,已有近十亿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在浦口,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吸引了众多“三资”企业和苗木种植大户入驻项目区投资兴业,建立苗木、花卉和茶叶基地。“十一五”期间,浦口引进60余家工商企业和苗木种植大户,建成2万多亩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南京农村存在大量岗坡地,这些区域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差,灌排不便,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不好,这两年南京农业综合开发,共修建排灌站139座,配套输变电线路85公里,配套各类渠系建筑物5868座,铺设水泥路或砂石路945公里,发展喷滴灌12000多亩,扶持钢架大棚建设3055亩,建设冷库3.09万吨,推广良种种苗25000亩,栽植农田林网7800亩,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改变了以往易旱易涝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综合开发四两拨千金,基础设施的改善,带动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农业,政府投入效应被成倍放大。   大力配套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南京把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落实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落实到具体的田头地块,通过项目资金的支撑,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保证。2010至2011两年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达18.45万亩,占全市同期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70%。   聚焦丘陵山区开发   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场景:高淳县桠溪镇,48公里长的生态廊道两侧无处不是风景如画,只见茶园如盖,竹林潇潇、枫树基地层林尽染,一垛垛的薰衣草守候着静静的乡村,自从这里成为全国第一座国际慢城,游人从四面八方潮涌而来,今年“五一”小长假,每天人流量超过1万人。路的尽头深处,一幢洋楼里,章子怡、张柏芝等国际影星正在拍《危险关系》,据说全剧有一半以上戏份是在美丽的桠溪取景拍摄。而助慢城成名的生态之路,即脱胎于农业综合开发,从没有路到沙石路再到水泥路,路两边的田地平整,灌溉水塔林立,都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成果。前几年,高淳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一半都投在桠溪,现在桠溪正在形成万亩茶园、万亩经济林果,万亩早园竹、万亩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和三产产业体系雏形初现,今年桠溪的碧蓝针一斤卖六千元还供不应求。   六合驼子山头,冬桃刚刚下市,山下的村民谁都没想到,这个由火山石垒起来的荒山居然真的长出了树,还结果累累,高档鲜桃热销深圳、广州,一年销售上千万元,桃林消化了周边几个村的富余老年劳动力。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扶持了驼子山桃林2000多万元修路引水。桃林总经理宋沛田说,没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支持,驼子山还只是石头山。   根据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这一定位,结合郊县自身优势,南京突出扶持高效园艺、设施蔬菜、休闲观光农业等重点产业,进一步拓展农业的多功能价值体系,提高丘陵山区农业产业发展档次。据统计,在全市2010至2011年度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共扶持茶叶、林果、苗木等高效园艺项目109个,投入项目财政资金16690万元,共建设园艺基地面积达13.5万亩;共扶持设施蔬菜项目27个,投入项目财政资金3653万元,共建设设施蔬菜基地3万亩;共扶持涉及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22个,投入项目财政资金4597万元。   聚焦重点园区建设   全力支持复合型现代农业园区   场景:江宁横山台湾农创园,南京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项目区内,1500亩的韩国蔬菜钢架大棚里温暖如春,这里是精细农业的实践区,引进滴灌、温湿感应等现代技术,大棚里串串辣椒碧绿,上斤重的紫茄光泽诱人;占地600亩的城市农场,体现最先进的农业休闲理念,集养殖、种植和休闲与生态环保体验一身,园区充分实现内部循环,无废弃物流出园外;而在现代农业展示区,展示了塔式栽培、管道栽培、喷雾栽培、无土栽培等各种先进种植技术。曾经最偏远落后的山区,现在成了现代农业的高地。   在溧水和凤精品蔬菜种植园,土地治理项目区成就返乡农民创业梦,在这里从土地平整,道路修建、大棚搭设都离不开土地治理项目的支持。现在这里在路晓华等几位菜农的带领下,近30位农民结束务工生活回乡创业,蔬菜直送周边城市宾馆和蔬菜精品专柜。在溧水,全县实施丘陵山区高效农业示范开发项目面积5.6万亩,建成了和凤严景万茶叶、和凤三叶园林苗木,晶桥白茶、白马黑莓、白马有机蓝莓、洪蓝傅家边经济林果、永阳有机蔬菜等一批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和园区。   近两年,南京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把握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动农业的规模化、高效化发展。做到项目布局符合园区发展规划,产业安排符合园区发展方向,经营理念符合园区发展需求,把有限的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到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承担或参与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实现农业园区适度规模经营。   据统计,2010-2011年,全市共有44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位于江宁台创园、浦口永宁现代农业示范园、六合竹镇现代农业示范区、江苏白马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武家嘴农业科技园等15个农业重点园区内。涉及园区项目财政投资18133万元,占全市项目财政总投资的46.5%。其中,江宁台创园、六合竹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傅家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武家嘴农业科技园和南京高淳台湾农民创业园等5个园区是该市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集中投入、连续扶持的重点园区。   聚焦农民收入倍增   大力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   场景:溧水洪蓝镇傅家边草莓基地里,红艳艳的草莓都有周岁孩童的手掌大,现在上市的草莓一斤能卖到三十元以上,种植户说,几颗草莓就是一天的吃用钱了。去年,草莓种植户亩均净收益达1.5万元以上,傅家边的草莓红火,带动了全县的草莓种植,目前全县高标准钢架大棚设施草莓面积5700余亩,年销售收入1.5亿元。全县草莓种植户1500多户,10万元以上收入的就有900户。不仅草莓种植带动农民增收,全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高16%左右。   高淳河南村有机白茶林里,不少农户正在进行入冬田间管理,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下,村里的800多亩荒山被开垦成了全市最大的有机茶林,河南村白茶专业合作社社长魏爱华介绍,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今年合作社的白茶,一斤卖到2600多元,全社390多名社员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这一大片茶林身上。   在江宁,横溪街道七仙大观园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带动周边4000多农户种植瓜菜,辐射面积达2万亩,实现种植户户均增收达2500元。淳化街道青龙设施蔬菜基地平均每户蔬菜种植户年增收入近3000元,汤山街道上峰社区草花蔬菜基地在项目带动下,项目区生产的特色品种草花已占据南京市场60%,目前已有100余户农户从事农业规模化种植,并培养了出12名种植大户,人均增收10000多元。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吸纳农户、特别是低收入农民到项目区就业,鼓励支持有经营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租赁项目区农业设施自主经营,通过项目开展统购种禽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等服务,通过拿出一部分收益向增收合作社社员分红来提高农户收入等办法,帮助项目区农户增收致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据统计,全市2010-2011年度的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由各类农民合作社承担的项目共79个,涉及项目财政总投资7908.1万元。其中,帮助合作社新建或扩建的各类农业产业基地面积达6.35万亩,帮助合作社加强农产品加工生产能力建设的产业化经营项目有3个。通过这些项目的扶持,大力促进了农民合作组织的经营和发展,提高了农民合作社相关产业的效益,扩大了在农业生产方面对广大农民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