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认为,新技术装备中的作业机具有效供给不足、农机配套比例过低已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一块“短板”。
正在河南省许昌市出席“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的罗锡文身兼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是我国该领域为数不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之一。
罗锡文说,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快速健康发展,劳动力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但农业机械化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农机配套比例过低就是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达2898亿元,同比增长33.7%,农机行业的总资产增加了27.3%,高于机械制造业中其他行业8个百分点。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预测,2012年,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200亿以上。
罗锡文介绍说,目前国外先进水平的农机配套比例高达1∶6,而我国只有1∶1.6,这意味着一台农业机械的主机在国外配备了6台机具,而我们只配备了1.6台机具,农机配套比例过低显示了我国农机动力与农作机具的配置不合理,不仅造成农机作业效率低、能耗大,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罗锡文认为,制造农机作业机具利润微薄是导致目前先进机具不多的主要原因。据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少林介绍,目前,全行业平均制造利润约为2%,远低于农机主机制造行业和其他工业机械制造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
罗锡文认为,国家要加大对农机具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调动企业的科研积极性;同时要由部门牵头,统筹加强农机的科研创新和集成创新,通过“统型”,研发出适合不同区域作业的高集成农机具型号,以达到农机和农具最优集成配置,解决农机配套比例过低的“短板”。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