鲆鲽鱼养殖常见病爱德华氏菌病防治技术
419
切换pc版

    1.病原:病原为迟钝爱德华氏菌。菌体短杆状,革兰氏阴性,具有周鞭毛,运动活泼。

    2.流行情况:是牙鲆、大菱鲆养殖的常见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节(水温高于20℃),累计死亡率较高。高温季节危害严重。

    3.症状:腹部严重膨胀,腹腔内积水,呈胶水状,或充满气体使腹部膨胀。肾脏肿大、有白点等,多数病鱼直肠脱落垂肛。眼球外突,角膜混浊。有时发生大面积脓疡,脓疡的边缘出血。

    4.防治方法:降低养殖密度,加大换水量,保持水质清新。发现此病时,每天每千克鱼用四环素药50~70毫克,制成药饵,连续投喂7~10天。或用氟甲砜,每天每千克鱼用药20~30毫克,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7天。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