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产品忠诚用户成功养殖心得: 
养鱼“八字经” 
“水”:水要肥、活、爽。 
“种”:放养鱼种品质优、数量足、规格大、体质健壮,品种齐全。 
“饵”:饲料充足,营养成分完全。 
“密”:合理的放养密度。 
“混”:不同种类,不同规格鱼种合理搭配混养。 
“轮”:轮捕轮放,使池中始终保持较“合理的密度”。 
“防”:以防为主,防重于治。 
“管”:实行科学管理,健康养护水质与底质,健康投喂。 
警惕肥水风险 
现象和特征: 
很多养殖户为了“节省成本”,滥用化肥(尿素、磷肥等),乱用畜禽粪便,或所谓的发酵畜禽粪便,或购买厂家采用畜禽粪便加无机肥混成的有机无机复混肥进行肥水培藻,如此做法有些欠妥,用此类肥料肥水培藻,忽视了保健养苗的安全基础。 
风险和隐患: 
滥用化肥肥水,容易使得氨氮超标导致鱼苗中毒,降低放苗成活率;还会导致底质板结、泥皮滋生和蓝藻大量繁殖。 
畜禽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都要定期使用疫苗、抗生素、消毒杀虫药,致使粪便含有高抗性和高致病性的致病菌和高残留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致病菌和寄生虫容易侵入鱼体,从而引发病害。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残留会抑制鱼的生长或破坏肝脏,容易促进腐败菌的繁殖,加速底质腐败(耗氧、泛酸、发热、发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物质生成超标),水质发红发暗,泥皮、青苔、蓝藻(主要是微囊藻)、甲藻生生不息,体内外寄生虫横行肆虐, 有毒有害物质弥漫于水体中,最终导致鱼减料、发病甚至死亡。 
对策和措施: 
产品鉴别:畜禽粪便做成的肥料有明显刺鼻的氨臭味,开袋后一闻便知,慎用。 
产品推荐:酵素钙肥、六抗培藻膏、藻健康等产品,以保证安全为前提,精选原料,不含畜禽肥料,味香,可放心使用。 
警惕分池(标粗)或移塘风险 
现象和特征: 
养殖一段时间如出现个体差异,就会发生残食现象,有时由于被吞食的鱼苗个体过大,吞不进吐不出,造成两败俱伤,大大降低成活率;过度使用消毒药或杀虫药及不合理的水质管理导致水质及底质恶化或富营养化,造成鱼泛塘、中毒等现象。遇到以上问题,多数养殖户都采取分池和移塘的处理方法,但分池和移塘也存在风险。 
风险和隐患: 
在分池或移塘前没充分做好防·抗应激、解毒、增氧等相应措施,导致鱼分池或移塘后,因环境不适或应激引起泛塘或死亡。 
对策和措施: 
①试水:从新塘里打一桶水,把一条鱼放入水中,观察15~20分钟,如果鱼没有出现异常状况,说明新塘水质适合放养;反之,不适合。 
②解毒:原塘用解毒超爽或净水王(1瓶3~4亩)泼洒; 
③防、抗应激:移塘(或分池)前后用高稳C、应激宁、降解灵泼洒; 
④增氧:移塘(或分池)前后用纳米氧(1瓶3亩)配合沸石粉拌成颗粒状泼洒; 
⑤捕捞鱼后要及时把鱼放入新塘中。 
⑥对于一些底质恶化的鱼塘,在移塘前3~4天,对原塘用六控底健康(或底舒安)+粒粒神泼洒进行改底,除臭,氧化有害有机物,增加溶氧,防止有害物质超标,防止捕捞时因塘底有害物质超标,造成鱼中毒及移塘(分池)后鱼大量死亡。 
警惕调水风险 
现象和特征: 
受气候变化、底质变化、管理失控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倒藻、清浊、浓浊、红浊、酱浊、白浊、黑浊等危险水色,受此影响,养殖对象随即出现应激减料、活力减弱,浮头、泛塘、中毒,甚至死亡,遇到类似问题,多数人选择调水,殊不知此时调水是有风险的。 
风险和隐患: 
水质突然变坏,鱼的第一反应就是应激,如果此时采取生物制剂或化学制剂(类似絮凝剂)强化调水,则会使养殖对象产生次生应激,从而加重应激反应,致使活力和免疫力进一步下降,致病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类似情况,很多时候,都会出现水调好了,鱼却出问题的情况。 
对策和措施: 
步骤1:净水除隐患:上述危险水质均暗藏隐患(致病源、有毒和有害物质),可采用底舒安或绿康露(经改性后无刺激、无毒副作用,既可改善水质,又可抑制病原,还可保养殖对象安全的产品)进行水体泼洒,降解、氧化、抑制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以达到改善底质消除隐患的目的。 
步骤2:解毒养水抗应激:藻类死亡有毒,水质变坏诱发应激,使用底舒安或绿康露2天后,用解毒超爽(每瓶用3~4亩.米)全池泼洒解毒; 2小时后,按每亩.米将六抗培藻膏800克、特力钙300克混合浸泡3~5小时后配降解灵250克使用进行养水。 
步骤3:稳水保健康:待水质恢复,鱼健康恢复稳定后,再适时适量使用微生物制剂(注意高温季节使用微生物制剂,宜少量多次)稳定水质,从而促进养殖对象可持续的健康生长。 
特别提示:当出现泥浊水时,养殖户会感到紧张和慌乱,病急乱投医,用不可取的方法来处理:如采用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铵、明矾等)吸附沉降,这是典型的治标坏本的做法。水体中的有机颗粒沉积塘底,会加剧底质的腐败耗氧,底质腐败的过程中会产生系列有毒有害物质,鱼的主要生活区是塘底,用絮凝剂沉降法处理浊水实际上是对鱼根本生活区域环境的破坏,极具风险得不偿失。 
特别建议: 
    1.第一天泼洒底舒安或六控底健康,每包用3~4亩.米; 
    2.第二天上午泼洒解毒超爽,每瓶3~4亩;提前3~5小时按每亩.米将六抗培藻膏800克、特力钙300克混合浸泡至中午泼洒时每亩再加250克降解灵使用,酌情每周1次。 
很多案例的实践证明,按上述方法护底养水,即使水色较长时间泥浊,依然可以做到成功的健康养殖。 
警惕种苗风险 
现象和特征: 
苗源杂、种质难保证; 
鱼苗密度大、环境差:种苗活力差,应激敏感,免疫抗病力低,成活率低。 
风险和隐患: 
抗应激、抗病能力差、发病率高,成活率低、产量低、成本高、效益低。 
警惕分池(标粗)或移塘风险 
对策和措施: 
找有经验的人帮忙,挑选鱼种主要从外观进行鉴别,活力好、背部肌肉丰满、体表光洁、无掉鳞片、鳍条无损伤、体色正常的为优质鱼种。 
在引种时,一定要到有孵化能力的场家引种。石斑鱼种苗是关键,人工培育的鱼种较从自然海区捕获的鱼种适应性更强,培育成活率更高。鱼种在放养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 
警惕用药风险 
现象和特征: 
    生产厂家多,品种不稳定,市场秩序乱,用户选药难。 
风险和隐患: 
盲目使用化学消毒剂:会导致藻类死亡,水质恶化,溶氧缺乏,引起应激、中毒、缺氧等现象发生,频繁使用不同成份的消毒剂,其化学成份在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直接药害养殖对象的肝脏和肠胃,诱发病变。 
盲目使用抗生素:会增强耐药性,降低免疫力,损肝伤胃肠,且抑制养殖对象的生长。 
盲目选用低价投机的产品:耽误预防治疗,造成想节省成本却赔了老本的后果。 
对策和措施: 
观察一周以来的藻相、水质、底质和养殖对象的状态变化,追溯起因。分析一周以来的用药记录。寻求可信的服务通道进行交流沟通,制定拯救措施。不盲信技术服务,不盲目使用药品。 
加强细节管理,防堵细节漏洞,“以防为主,以养代疗”(以预防为主,以养护好藻相、水草、水质、底质代替盲目的用药治疗)。 
警惕虫害风险 
现象和特征: 
不注重预防,不注意环境养护,给各种寄生虫(白斑病、白点病、本尼登虫病等)创造了滋生和繁殖的优越环境。 
滥用消毒药和杀虫药。 
风险和隐患: 
养殖环境恶化、滥用消毒药和杀虫药,使得寄生虫的抗药性日益增强,同时破坏了水、底养殖环境,造成鱼应激、中毒,药残严重,生长缓慢,产量降低。 
对策和措施: 
    还原“养鱼先养水”水产养殖真相,用“养·护”模式取代“消·杀”模式,注重营造健康的池塘养殖环境,定期用黑金神(或新活菌王)和六抗培藻膏养护健康藻和健康水、用六控底健康和底舒安养护健康底,注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定期拌喂健长灵和活性蒜宝等高品种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改善鱼体内微生态环境,促进营养转化吸收,分解清除体内毒素,保护肝脏和肠胃健康,达到从源头上根除寄生虫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目的。如同人居环境,空气清新,环境整洁,食品安全干净,则蟑螂、老鼠、苍蝇、蚊子等害虫和病菌难以滋生,人类健康更有保障。 
警惕改底风险 
现象和特征: 
1.养殖过程中,随着投喂量增加,残料和排泄物越来越多,塘底的负荷逐渐加大。这些有机物如不及时采取正本清源的措施进行处理,造成底部严重缺氧(有机质的腐烂至少要耗掉总溶氧的50%以上)。 
2.关于底改产品的选用,养殖户易被概念的炒作所迷惑。比如增氧型底改、清凉型底改、解毒型底改。这类底改大多是以低质石粉为材料做成的吸附型产品,用户只是凭表面直观的感觉判断其作用效果,比如用了这类产品后表面看起来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少了,水清爽了一些,殊不知这些悬浮颗粒被吸附沉积到塘底,就会加重塘底的“负荷”。 
风险和隐患: 
1.塘底有机物耗氧严重,容易发生底部泛酸、发热、发臭、腐败,滋生致病原和寄生虫,引起腐皮病、烂尾病、细菌性肠炎、中毒症、缺氧症和各种寄生虫病等等。 
2.概念性底改治标坏本,这些底改用得越多,肝脏、肠胃坏死等症状不仅得不到控制,反而会越来越严重!所以使用产品时,理智的选择是关键,不要被“概念”迷惑。否则用了产品,花了成本,效果却大打折扣。 
对策和措施: 
1.走出养殖前期底质不脏的误区:很多养殖户认为养殖前期投料少,底质不脏,不要改底,其实是错误的。虽然前期投料少,但藻类不稳定,藻类经常大量死亡,沉积塘底,形成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同时,水生动物多在池塘中下层活动,而中下层正是寄生虫、病原菌和有毒有害物质最集中的地方,所以鱼虾极易产生慢性中毒和感染病害。所以说前期底质养护改良不容忽视。建议肥水起水色后,每7~10天用1次六控底健康和粒粒神全塘抛洒。 
2.养殖中后期,随着剩余饲料、粪便、动植物尸体的日积月累,更应清理底部隐患:定期交错使用六控底健康与活菌制剂新活菌王、粉剂活菌王(或复合微生物底改如黑金神),既可避免底质腐败产生很多有害物质,还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将有害物质转化成营养盐供藻类吸收,促进藻类生长。增强藻相新陈代谢的活力和产氧能力,稳定正常的pH值和溶解氧。实践证明,采取上述措施处理行之有效。反之,我们不注重改底,任塘底的有机物腐败,前面所讲的底质腐败的危害,就会毫无疑问的发生。特别提示: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耗氧是暂时的,是可以防控的(补充外源氧纳米氧或降解灵),是变害为益(有机物通过生物合成,可转化成促进有益藻类生长的营养盐)。但有机物腐烂耗氧是长期的,是极其有害的隐患,是致病源。 
中后期改底每7~10天进行一次;高温天气(水温超过35℃)每5天1次,但底改产品用量稍减,即少量多次,因塘底水温偏高,有机物的腐烂要比平时快2~3倍,所以使用改底产品应少量多次,遇高温低压天气,建议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和底舒安改底。 
警惕投喂风险 
现象和特征: 
图省成本,用投机取巧,原料次、营养差、适口性差,诱食性差、质量差的低质料。 
图省心:忽视气候变化、藻相变化、水质变化、底质变化、潮汐变化、生理变化(病疫)等因素的影响,不懂视情况减料或停料,而习惯于盲目的定时喂料。 
风险和隐患: 
①投喂低价低质料:适口性、诱食性差,营养差难消化,免疫差病易发。
②忽视气候、环境、生理变化,盲目投料:会导致饲料污染、水底恶变(底质腐败、底质泛酸、底质发热、pH值不稳定,各种有害生物和有害物质的产生),诱发应激反应和各种病症,从而增大了养殖风险和养殖成本。 
对策和措施: 
①选饲料应选品牌料:目前石斑鱼养殖主要以投喂冰鲜小杂鱼为主,因此应挑选新鲜的冰鲜鱼作为饵料投喂。 
②排毒解毒:泼洒解毒超爽(每瓶用3~5亩.米),每5~7天1次;每50公斤饵料添加解毒超爽250~500克投喂,每3天1次,大大减轻肝脏负荷,减少肝脏疾病。 
③低气压、闷热、台风、阴雨、水质变化、底质变化、pH变化、风向变化、发病、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超标时应减料或停料,宜采取防·抗应激(按每亩.米将降解灵250克、高稳C250克混合泼洒)、解毒养水(按每亩.米将六抗培藻膏800克、特力钙300克混合浸泡3~5小时后配降解灵250克使用。) 
④防止病从口入:将活性蒜宝或酶解多糖按每50公斤料添加250~500克拌入冰鲜鱼混匀投喂,可大大减少肠胃消化道疾病。 
警惕换季风险 
现象和特征: 
“清明”时节,冬春换季,风和日暖,但温差变化大;“白露”时节,夏秋换季,阳光紫外线减弱,温差变化大。适宜的气候适合病毒、病菌和寄生虫的生长繁殖。而池塘的养殖对象因换季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出现应激,免疫力因此会明显下降。 
风险和隐患: 
不积极主动的做好防抗应激和病毒预防工作,势必会造成病疫流行扩散,引发病害。 
对策和措施: 
稳定水质:根据气候变化(风向变化、温差变化),稳定藻相和水质。适时适量的追肥(按每亩.米将六抗培藻膏800克、特力钙300克混合浸泡3~5小时后配降解灵250克全池泼洒),防止发生应激反应。 
预防疫病: 
泼水:按每亩.米将活性蒜宝250克、本草大康250克混合泼水,每5~7天1次。 
保底:每亩.米用六控底健康(或底舒安)200克泼水(可酌情加量使用),每5~7天1次。 
拌料:每公斤饲料添加活性蒜宝、健长灵、酶解多糖、金肽康各10克混合拌料投喂,每天1次。 
警惕溶氧风险 
现象和特征: 
误区:不注重藻相培植,水体溶氧量低;不注重水质和底质的养护,导致腐败有机物消耗大量的氧气;一旦缺氧,立即大量使用各种化学增氧制剂作为外源氧补充。 
风险和隐患: 
藻类老化或死亡,有害藻(蓝藻、甲藻)泛滥;水质和底质恶化,大量耗氧,寄生虫和病毒、病菌大量繁殖;当发生藻类老化死亡,因发重症浮头(缺氧、中毒、应激并发症)时,大量使用各种化学增氧机,养殖对象依然死亡甚至泛塘。 
对策和措施: 
培植氧源,“氧”是水产养殖的命根子。实践证明:水产溶氧70%以上是通过有益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培育优良的藻相,就是培植氧源。 
防止藻类应激或老化死亡:低气压、连绵阴雨、风向变化、温差大、底泛酸、底发热、底发臭、乱用药、乱投喂等都会导致藻类死亡。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当得知上述天气信息时,提前2~3天适量追肥 (按每亩.米将六抗培藻膏800克、特力钙300克混合浸泡3~5小时后配降解灵250克全池泼洒)。 
尽量减少底部有机物的耗氧(有机质的腐烂至少要耗掉总溶氧的50%以上),定期使用六控底健康或底舒安以防止底质泛酸、发热、发臭。 
一旦发生缺氧、浮头现象,应立即泼洒降解灵(300~500克/亩.米)+高稳C(250克/亩.米),切勿使用化学增氧剂。 
警惕夏季风险 
现象和特征: 
夏季是养鱼的黄金季节,但鱼对高温的最大适应限度不超过35℃,夏天烈日曝晒可使池水温度迅速升高; 
夏季鱼生长速度快,投饵量大,高温环境,饵料容易变质、腐臭。 
夏季天气闷热,阴雨天、雷雨、暴雨、阵雨,阴晴不定。 
风险和隐患: 
不主动采取遮阴防晒、降温去热措施,鱼容易烦躁不安,互相碰撞引起损伤; 
饵料变质、腐臭,病原微生物繁殖旺盛,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如细菌性肠炎、寄生虫病等; 
天气闷热,阴晴不定,雷雨、暴雨等天气,池水容易缺氧,鱼出现暗浮头,甚至泛塘死亡。 
对策和措施: 
    夏季必须严把四关:  
    降温关:加水或换水降温。池中水位适当加深,采取加水更换池内表层水来平衡池水温度。 
    投饵关:在饲料中交替拌喂健长灵、活性蒜宝和酶解多糖可提高鱼的抗病力和免疫力,拌喂方法:每50公斤饵料与健长灵500克或活性蒜宝250克或酶解多糖250克拌匀放置1小时后投喂。遇到恶劣天气,鱼摄食减少,应及时捞出剩余饵料,以免残饵腐败变质,污染水质。  
    调水关:夏季定期泼洒和拌喂解毒超爽排毒解毒和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六控底健康和底舒安养护水质和底质,确保水质清新、溶氧丰富。 
    浮头关:对因天气、水质突变引起的浮头,要减少投饵,捞出饵料残渣,注入新水。加注新水不宜在傍晚进行,以免造成上下水层对流反而加剧浮头。有暗浮头和浮头现象,立即按2亩泼洒降解灵1包+粒粒神1包,千万不要泼洒过碳酸钠、过硼酸钠、过氧化钙和双氧水等化学增氧剂,否则会加剧浮头,甚至引发死亡。 
加强夜间管理 减少病害隐患 
水产养殖的很多病害,往往“发生在夜间,而发现在白天”,这是来源于水产养殖一线的真实情况。表明了必须抓好夜间管理,才更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高温季节(凌晨1点开始~黎明6点左右):池塘的溶氧明显降低。白天的藻类是氧的生产者,而夜间是氧的消耗者;池塘有机物和水中的悬浮碎屑颗粒的降解耗氧,各种生物呼吸耗氧等诸多耗氧因素,导致夜晚池塘氧气严重不足。塘底厌氧菌大量繁殖,沉底的有机物发酵,使得底质腐败。这样的恶劣环境是各种致病原和各种有毒有害物产生的温床。而养殖对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其致病风险可想而知。 
    春夏和夏秋(清明和白露前后)之交: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昼夜温差明显,水生态的健康循环代谢出现障碍。藻相不稳定,水温分层,溶氧分层,pH值分层,水体环境处于多变不稳定的状态,这些都是导致养殖对象应激的主要原因,而应激导致活力和免疫力下降,多种病害由此而引发。 
    由此可见,要减少夜间致病的隐患,就必须加强夜间的科学管理。缓解溶氧危机,控制底质腐败,消除应激因子是夜间管理的主要抓手。经观察分析、实践检验,高温季节,在溶氧逐步降低之前(即午夜12点左右~黎明太阳出来前),用降解灵、粒粒神或纳米氧(配沸石粉或干净泥沙混匀成小粒状洒2~3亩.米水深)可改善水体的通透性和溶氧不足的问题,有效控制底质腐败和致病原。春夏和夏秋之间,在午夜12点左右,使用应激宁、高稳C、纳米氧、粒粒神,可有效解除应激因子,并提高养殖对象的抗应激和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