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颊鲷的实用养殖技术
1011
切换pc版


裸颊鲷又名白点鱼,连尖,连占,是裸颊鲷属的总称,在分类地位上隶属鲈形目,裸颊鲷科,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以海南省的产量较多。其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各种吃法均宜,尤以清蒸为佳。目前市场上的售价是45-50元/公斤,已成为海水养殖中又一优良品种。海南省已经解决了其人工繁殖问题。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裸颊鲷体型为长卵圆形、侧扁,自然条件下一般体长15-40厘米,体重150-400克,体背面狭窄,腹面圆钝。吻长、较尖。上下颌前端具有圆锥形犬牙,后端为臼状齿,头部只有腮盖骨被鳞,其余均裸露。背鳍一个,结棘强,各鳍棘平卧时部分可折迭于背部浅沟内。胸鳍位低,颇大呈镰刀状,尾鳍叉形。体被较大薄鳞。体色由于种类不同也有所不同,其中较为常见的是星斑裸颊鲷和红鳍裸颊鲷:星斑裸颊鲷体呈草黄色,腹部乳白色,体侧各鳞具晶蓝色斑点,宛若群星闪烁,故得名。红鳍裸颊鲷全身淡青灰色,背部较深,腹部乳白色。鳃盖边缘红色,除尾鳍外各鳍浅红色,其中背鳍较深。 

二、对环境的适应 裸颊鲷为暖水性鱼类,其适温范围为15-40℃,最适温度为25-35℃,低于10℃难以生存。裸颊鲷为海水性鱼类,适宜的盐度范围为20‰-35‰。 

三、食性与生长 裸颊鲷主要以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小鱼及虾蟹类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可以以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裸颊鲷生长速度较快,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0·5公斤/条的商品规格。 

四、繁殖习性 裸颊鲷野生鱼一般4龄达性成熟,养殖情况下2龄即能产卵,3龄则全部达到性成熟。亲鱼的怀卵量与年龄体重有关,平均怀卵量在100万粒以上,高者可达300万粒,低的只有50万粒。产卵前雌鱼体色开始变得鲜红艳丽;雄鱼则在头部及体两侧形成明显的星斑。产卵场一般在水深10-4米处,卵为浮性。 

成鱼养殖 

目前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其中以网箱养殖为主。 

一、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2米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交通方便。 

苗种放养前需干池清淤,平整护坡,每公顷用生石灰750-1050公斤,保持池水10-20厘米,浸浆泼洒。7天后加水至1米深。 

2、苗种选择 苗种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为海捕苗,春季海捕苗种约为2·5-4·0厘米。经捕捞转运操作鱼体会有不同程度受伤,为提高养殖成活率,可先进行中间暂养;二为人工繁育苗,人工苗要求规格整齐,全长达5厘米以上,体色一致,体色近似于天然鱼体色为佳。 

3、饵料投喂 一般使用冷冻湿颗粒饵料,但也有使用干配合饵料或直接投喂冷冻鲜鱼的。投喂新鲜杂鱼或冷冻鲜鱼,裸颊鲷生长最好,但因其易污染水质,且难以添加营养剂药物等,因而用得越来越少。 

二、网箱养殖 

1、养殖海区条件 要求透风,低潮时保持水深5米以上,水流畅通,每秒0·3米为宜,底质无障碍物,水质清新无污染,盐度变幅小。 

2、网箱结构形式 网箱框架分为固定式和网体四角沉砂袋式。固定式是以金属管材做成略大于网箱的框架,把网箱扎其内定型;沉砂袋式是在网箱本体四角各吊一个4公斤的砂袋,以固定网型。海南多以木板或毛竹连制成方格的鱼排,用塑料桶作为浮球浮于水面,以锚索定位,网箱挂在鱼排格中。 

网箱口大小通常采用3×3米和4×4米,网箱随时海区的水深而定,一般3-4米,网目随鱼体大小而改变。选用网目原则以不逃鱼为准,网目应小于鱼体高的1/2。 

3、鱼种放养 鱼种的来源与选择同前面所述。裸颊鲷当年养成商品鱼,其苗种应先暂养至10厘米以上,再计数放入网箱。每立方米网箱水体放养20-30尾为宜,具体放养密度,还要根据鱼种规格,季节早晚,海区条件,饵料贮备以及养殖技术等因素确定。 

4、投饵 饵料可以是低值杂鱼,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每次投喂应先少后多,待引鱼上浮抢食后再加大投饵量,日投饵量以吃饱不浪费为准,当鱼不抢食时应停止投喂。日投饵次数4-5次,早春晚秋水温低时日投2 

-3次。 

5、日常管理 经常洗刷网衣,清除附着物,一般10-15天一次,必要时更换新网箱,勤查网箱、严防逃走漏。注意鱼情、水情及病害发生。 

三、病害防治 

近年来,随着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病害的发生也日趋频繁,病害防治工作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病害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供参考。 

1、白浊症 症状:见于春夏鱼种阶段。眼球出现白点,逐渐扩大遮盖整个眼球,严重者眼球突出脱落。此病是由饵料不新鲜、维生素缺乏而引起。 

防治:投喂新鲜饵料,在饲料中添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 

2、水霉病 症状:鱼体出现絮状细菌,病鱼浮上水面慢游,食欲不振,消瘦死亡,多数为鱼体受伤后感染所致。 

防治:更换新水,保持良好水质,以6ppm的孔雀石绿药溶5-10分钟效果较佳。 

3、皮肤溃烂病 症状:以高温季节多见。鱼体局部脱鳞,充血溃烂。多因鱼体受伤引起细菌感染所致,病鱼食欲不振,上浮慢游,消瘦死亡。 

防治:用20ppm的氯霉素(或呋喃西林)药浴4-5小时,然后更换新水,效果明显。 

4、肠炎病 症状:病鱼腹胀肛门红肿、有黄色粘液流出,鱼消瘦,食欲不振,重症者死亡。大多由饵料变质和饵料脂肪含量过高引起。 

防治:以0·1%的呋喃唑酮拌饲投喂,连续投喂5-7天,一般可以治愈。 

5、鱼虱病 症状:鱼体寄生鱼虱,病鱼犯游不安,靠池壁摩擦,重者鱼体消瘦死亡。 

防治: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用纯淡水浸浴20-30分钟,鱼虱可自行脱落。也可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含药量达0·25-0·3ppm,隔3天再施药一次,一般两次用药即可治愈。  

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一旦发病,很难找到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而且,随着养殖的扩大,一些新的细菌性、寄生虫性和病毒性疾病正在不断发生,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尤其应该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防治规,同时要尽快开展海水鱼疫苗的研究工作。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