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稳定:根据南美白对虾的水质要求,养殖期间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水质。尤其到了高温夏天,对虾生长快,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易恶化。因此,应坚持每天凌晨、中午开机增氧2—3小时。如遇到低压闷热天气,应延长增氧时间。同时,要根据水质变化勤换新水,换水坚持少量多次,每星期最好换掉池水的1/3,然后再提高池塘水位,保持在1.8—2.0米以上。
    当对虾生长到了中后期时,因投饲量大,池内残饵和排泄物不断增多,水质污染加重,水色易变浓。此时,应及时施用适量的沸石粉或白云石粉来控制水色。并且每隔15—20天施用0.2—0.3ppm芽孢杆菌或1.0—1.5ppm EM菌等来改善水质,先迅速降低氨氮,以免水体中的氨氮含量过高后,促使亚硝酸盐的积累和加重其毒性,从而引发“死底症”的发生。
    2、适时泼洒硝化细菌:通常在南美白对虾放苗开始养殖40天后,每月泼洒一次“硝化宝”,其用量为每亩水体泼洒1公斤,能明显降低池塘水质的亚硝酸氮,可有效地控制“死底症”的发生。
    3、紧急救治时,可向养殖水体及时泼洒固体双氧水(高能氧)。其用量为每亩水体0.5—1.0公斤,重点泼洒在污染区。通过其强氧化作用,可降低亚硝酸氮对于南美白对虾的危害,暂时减缓“死底”现象的规模发生。也可采用全池泼洒2ppm的活性碳方法,暂时控制“死底”现象的发展。但从使用效果来看,这仅仅是一种治标的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亚硝酸氮过高的问题,且反复使用成本也较高。
    4、轮捕疏养,保持合理的载虾密度:一般南美白对虾经70—80天的养殖,规格达到60—90尾/公斤时即可捕大留小,分批收获。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对虾生长情况和市场行情,采取轮捕疏养的技术措施,及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对虾捕捞上市,以池内合理的载虾密度。这样既可提早上市,又能节约饲料,并为存塘对虾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也有助于改善水质,促进对虾快速生长。
    南美白对虾“死底症”作为一种由水体环境因子造成的新型病害,目前在一些高密度养殖地区有逐渐蔓延的趋势,想要有效控制这种病害,主要应密切注意养殖水体的亚硝酸盐指标。因此,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检测各种水质指标,一旦发现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应立即施用芽孢杆菌或纯化硝化细菌,将氨氮和亚硝酸盐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死底症”的发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