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7日下午,黄捷博士在第九届世界华人虾蟹养殖研讨会上提出对虾瘦身病的病原之肠胞虫说,一时引起行业的骚动。早在2个月前,泰国专家提出肠胞虫时,很多业内人士持半信半疑状态。此次黄捷博士再次在如此高端的专业会议上提出,引起行业的注意是必然的。
然而,很多业者将肠胞虫和对虾微孢子虫病混为一谈。再此,笔者将分析一下这两种寄生虫的区别。
微孢子虫病,又称“棉花虾”、“牛奶病”。孢子略呈卵圆形或梨形,孢子长2~10微米,宽1.5~4.2微米,主要感染对虾的性腺和横纹肌。其中3种感染横纹肌,引起肌肉白浊、不透明,失去弹性,故有人称之为乳白虾或棉花虾。对虾卵巢感染八孢虫后,背甲往往呈橘红色。微孢子虫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病虾逐渐衰弱,最后死亡。微孢子虫主要是经口传播。
肠胞虫,全称为“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是一种很小的孢子虫,体长不到1微米。感染对虾的肠道表皮,进而感染肝胰腺。引起对虾肠道吸收功能下降,严重的出现肠炎和肝胰腺萎缩。有些染病个体食欲正常,一样能正常吃料。感染的对虾一般肌肉不白浊,体瘦,壳薄,身体柔软。肠胞虫可以经口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可见,微孢子虫和肠胞虫的个体差异很大;感染的部位不一样,从而产生的症状也不一样;传播途径也不一样。因此,防治方法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