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地区一主养长吻鮠池塘,面积8.5亩,水深2米,发病时规格400~450g/尾,密度2700条/亩,套养胭脂鱼600条/亩。投喂冰鲜鱼为主。
  
8月3日,上午加水15 cm,当天即发现数条长吻鮠死亡,而加水前未见死亡。死鱼无明显疾病症状,当时并未引起注意。
  
8月4日,死亡100余条,病情开始引起重视。打开全部增氧机增氧。
  
8月5日,死亡400余条,停料。白天全池泼洒“碧水安”(3亩/包)、“速解安”(4亩/包),晚上撒“底加氧”(2亩/包)、“底居安”(4亩/包)解毒、增氧。水质浑浊。
  
8月6日,死亡3000余条,并开始有少量套养的胭脂鱼死亡。白天全池泼洒葡萄糖125 kg、“速解安”(4亩/包)解毒、增氧,晚上继续撒“底加氧”(2亩/包)、“底居安”(4亩/包)。
  
8月7日,带病鱼到药店检查,发现病鱼吻部、下颌、各鳍基部均微红(见图1~2)。鳃部轻微挂泥,肉眼见活体病鱼鳃丝粘液多,粉红色,镜检鳃丝结构较完整,但苍白无血色(见图3)。内脏器官未发现明显异常(见图4)。 
  
上午9点30分现场用简易测试盒测水:pH值6.5,亚硝酸盐高达1.6 mg/L(矿泉水稀释测定后换算),氨氮0.2 mg/L,溶氧4.5 mg/L。当天死亡2000余条。白天全池泼洒葡萄糖125 kg、维生素C解毒,晚上继续撒“底加氧”、“底居安”。
  
8月8日死亡1000余条。
  
8月9日,基本无死亡。现场测水:pH值6.5,亚硝酸盐降至0.1 mg/L,氨氮测不出。  
   分析:1、投喂冰鲜鱼的池塘水体和底泥中有机质含量高,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也往往很高,加水后将底泥冲起,大量有害物质从底部进入水体,造成的鱼躁动不安也会加重返底,使亚硝酸盐浓度更高。另外,加大增氧也会使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使之浓度增高。而池水的pH值又很低,增大了亚硝酸的毒性,导致长吻鮠急性中毒死亡。9日亚硝酸盐突然大幅下降、停止死亡可能与连续多天停止投喂和泛起的有机质逐渐沉淀有关。
  
2、送检病鱼鳃丝颜色苍白的原因可能是病鱼离开高浓度亚硝酸盐环境后,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被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还原回血红蛋白而浓度下降,但血红蛋白浓度也下降而呈现出贫血症状。
  
3、淡水硬骨鱼类对亚硝酸盐的吸收主要是通过NO2-与Cl-有效地竞争鳃上氯化物的主动吸收机制,Cl-流入速度较高的鱼类伴随着亚硝酸盐吸收速度也较高,在体内蓄积的亚硝酸盐就越多,这种鱼类对亚硝酸盐也就越敏感,我们发现长吻鮠比其他常见养殖品种对亚硝酸盐更敏感。(利洋水产药店  勒流店 彭天辉提供 201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