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复口吸虫病(白内障病,双穴吸虫病)
811
切换pc版

〖病原体〗 复口吸虫。

〖流行情况〗 该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世界性鱼病。在我国的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广东、四川和东北等地较为流行,尤其是在鸥鸟及椎实螺较多地区为严重;许多经济鱼类都可受其危害。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鲢、鳙、团头鲂和虹鳟的鱼种,发病率高,病鱼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此病流行于5~8月份,8月份以后一般表现为白内障症状。

〖症状〗 此病在鱼种阶段能引起大量死亡。病鱼在水面作跳跃式的游泳、挣扎,继而游动缓慢。有时头向下,尾朝上失去平衡,或者病鱼上下往返,急剧游动,在水中翻身。

急性感染时,病鱼除运动失调外,最显著的病变为头部充血,当尾蚴移行至血管和心脏时,可造成血液循环的障碍。若从鳃部钻入的尾蚴数量很多,可立即引起鱼类死亡。如入侵的数量较少,则随着病鱼一同生长,出现病鱼眼球水晶体混浊,呈现白内障的症状。部分鱼有水晶体脱落和瞎眼现象。慢性感染时,上述症状不明显,病原体在眼睛处积累很多,虫愈多则眼睛发白的范围就越大,病鱼生长缓慢,一般不引起死亡。

〖诊断〗

(1)根据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2)挖出病鱼眼睛,放在载玻片上用剪刀剪破后取出水晶体,剥下胶质,加1滴清水用显微镜检查,可以看到游离于水中的蠕动的白色粟米状虫体便可确诊。

〖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1)枪杀和驱赶水鸟。

(2)消灭虫卵、毛蚴和中间宿主—椎实螺等,如混养吃螺鱼类。

2.治疗方法

(1)每亩水面,水深1米,施放生石灰100~150公斤或茶饼50公斤,用以清塘。

(2)硫酸铜全池遍洒,使池水成0.7克/立方米浓度,以杀死椎实螺,隔天再重复泼洒1次。

(3)已养鱼的池中发现有椎实螺,可在傍晚将草扎成数小捆放入池中诱捕中间宿主,于第二天清晨把草把捞出。如池中已有该病原时,应同时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以杀死水中的尾蚴。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