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慎防猪瘟
623
切换pc版

    一、发病原因

    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形成寒冷应激。

    2、猪舍内保温性能差,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的抗病力下降。

    3、低温环境更适于猪瘟病毒的繁殖。

    二、临床症状

    1、典型性猪瘟。多见于未用猪瘟疫苗免疫的猪。急性发病的猪体温在41~42℃,滞留不退,病程可持续1~2周,猪嗜睡、怕冷、有眼屎、包皮积尿、便秘及腹泻交替,皮肤上有小的圆形出血点;慢性发病的猪,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常伏卧,行走无力,便秘及腹泻交替,皮肤上有小出血点及出血斑,指压不褪色,耳朵、尾巴干性坏死。病程可达1个月以上,形成"僵猪"。

    2、非典型性猪瘟。常见于猪瘟预防接种不及时的猪群和断奶后的仔猪及架子猪。临床症状轻微,病情缓和,病理变化不典型,病程长。便秘,粪便呈紫黑色,干小球状,废食或少食,表情呆滞,被驱赶时站立一旁,呈弓背或怕冷状,全身发抖,行走无力,体温41℃,眼有多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结膜苍白,有散在出血点,两耳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口腔粘膜出血,肛门松弛。母猪出现不孕、流产、产死胎或产木乃伊胎儿。新生胎儿衰弱,吃奶无力或不吃奶,拉稀,重者陆续死亡。用疫苗免疫时,也不产生抗体,增重缓慢或形成"僵猪"。

    三、剖检变化

    急性猪瘟主要呈现败血症变化:皮肤或皮下有出血点;腭凹、颈部、鼠蹊、内脏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周边出血;肾脏色淡,不肿大,有数量不等的小点出血;脾脏边缘出血性梗死;喉头粘膜、会咽软骨、膀胱粘膜、心外膜、肺及肠浆膜,粘膜有出血。慢性病猪特征的变化是有盲肠、结肠及回盲口处粘膜上形成口状溃病。

    四、诊断方法

    典型性猪瘟可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做出诊断,非典型性猪瘟应依靠实验室诊断或动物试验才能确诊。

    五、防治措施

    1、做好预防工作。每年采取定期注射和经常补针相结合的办法,用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稀释后大小猪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1年以上。

    2、实行自繁自养。若需要从外地购买猪种,运回后还须隔离饲养半个月左右,并进行疫苗注射,方可混群饲养。

    3、改善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管理,搞好圈舍、环境及管理用具的兽医卫生、消毒工作。

    4、发生猪瘟时的紧急措施。首先,病猪及可疑病猪,立即隔离饲养。特别是贵重的种猪,在备有抗猪瘟血清的单位,可用于治疗。其次,对发病猪场及附近尚没有发病的猪只,立即全部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注射,可有效地制止新的病猪出现,缩短流行过程,减少损失。再次,发病猪舍、运动场、饲养管理用具,用2%热碱水或30%草木灰水等进行消毒。粪、尿及垫草等污物,堆积发酵后作肥料利用。最后要将死猪深埋或销毁、化制。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