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很强的病毒病,临诊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隐性。急性猪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1.病原
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只有一个血清型,但致病力有强弱之分。猪瘟病毒对腐败、干燥的抵抗力不强,尸体、粪便中的病毒2~3天后即失去活力,但骨髓腐败较慢,其中的病毒可存活15天。对寒冷的抵抗力较强,病毒在冻肉中可存活几个月,甚至数年,并能抵抗盐渍和烟熏。一般常用消毒药,对本病毒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2.流行病学
猪是本病毒惟一的自然宿主,病猪是主要的传播源,易感猪与病毒的直接接触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感染猪在发病前可能向外排毒,康复猪在出现特异抗体后停止排毒。慢性感染猪不断排毒。肺丝虫、蚯蚓、家蝇、蚊子等都可成为猪瘟病毒的自然保毒和传播者。本病主要从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皮肤伤口或呼吸道传播。猪群中引进外观健康的感染猪是猪瘟暴发的最常见原因。本病发生没有季节性,在新疫区常呈急性暴发,发病率、病死率都很高。
3.症状
潜伏期2~21天,平均5~7天。根据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和温和型。
⑴最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或新疫区。突然发病,表现高热稽留(41℃左右),沉郁无力,食欲减退,饮欲增加,有部分猪的鼻腔、眼结膜充血,颈下、腹部、四肢内侧的皮肤发绀和出血,病程1~2天,病死率几乎100%。
⑵急性型:为常见的病型。病猪的体温40~41℃,持续不退,表现寒战,倦怠,行动缓慢,不食。结膜发炎,角膜充血,眼帘浮肿,分泌物增加。在下腹部、耳根、蹄部、嘴唇、外阴等处可见到紫红色斑点。排粪困难,粪便呈粒状并带有黏液,不久出现腹泻,粪便呈灰黄色,恶臭异常,肛门周围沾污粪便。公猪的阴鞘积尿,肿胀。
⑶慢性型:常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的病猪。症状与急性型差不多,但病程更长,病情更缓和,白细胞明显减少,体表淋巴结肿大,粪便中带有黏液和血液,有的粪便干燥,体表淋巴结肿大,后躯无力,行走缓慢,皮肤常发生大片紫红斑或坏死痂,病猪明显消瘦。
⑷温和型: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达1~2个月。体温稽留在40℃左右,皮肤常无出血小点,但有淤血和坏死,腹下部为多见。有时也出现干耳朵、干尾巴和紫斑蹄。皮肤损伤处或扎针后流血不止。病猪十分瘦弱,仔猪的病死率较高,大猪经1~2个月后大部能耐过,但生长发育严重受阻。
4.病变
主要病变为广泛性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全身的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尤甚,外表呈暗红色,中间有出血条纹,切面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病变;整个消化道都有病变,口腔、齿龈有出血点和溃疡灶,喉头、咽部黏膜有出血点,胃和小肠黏膜呈出血性炎症,特别在大肠的回盲瓣段黏膜上形成特征性的纽扣状溃疡;肾不肿大,表面和切面有针尖大的出血点,膀胱黏膜层布满出血点。脾的边缘有时可见到红黑色的米粒大小的出血性梗死。温和型猪瘟的病理变化一般轻于典型猪瘟的变化,如淋巴结呈现水肿状态,轻度出血或不出血。肾出血点不一致,膀胱黏膜仅有少数出血点,脾稍肿,有1~2处小梗死灶,田盲瓣可能有溃疡、坏死。
5.诊断
典型的急性猪瘟可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亚急性、慢性猪瘟的临诊诊断因症状和病变存在很大差异而不易做出确诊。
实验室诊断可分为检查抗原、抗体和动物试验。常用的方法有直接荧光抗体试验、免疫酶联吸附试验、猪接种试验和兔体交互免疫试验等。
6.防治
严禁从有猪瘟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生猪和猪肉产品。对发生猪瘟的猪群采取紧急措施,立即对猪场进行封锁,扑杀病猪,焚烧深埋或无害化处理。然后进行彻底消毒。
预防猪瘟通常采用疫苗接种。我国研制成功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安全有效,无残留毒力,免疫接种4天后即有保护力,是世界公认的好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