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改委、卫计委等6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落实2014年度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医药分开,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探索由优质零售药店承担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改革,逐步形成医师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凭处方到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自主购药的新模式。
此项试点作用会有多大?
针对零售药店承担门诊药房服务这项试点的作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科院院士曾益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药分开将给患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患者在药店里就可以买到处方药,药价也会相对便宜,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买药贵”的现状。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子君认为,传统医院主要靠卖药提高收入,而诊疗服务费占比较低,未来要扭转这一局面。医药分开之后,医生开药方时会更多考虑患者医疗方案的有效性,而非以自身利益为重,有利于破除以药养医的难题。
医药分开,探讨已久。商务部的一项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发达国家80%的药物在药店里零售,医药流通的主渠道是平价药店。例如,法国85%的药品通过药店销售,德国84%的药品通过药店销售,美国74.9%的药品在药品零售店销售。而在中国,药品销售80%集中在医院,仅有20%在零售市场。
此次试点,无疑是打破这一现状的一次有益尝试。但如果细看《通知》就会发现,《通知》所涉及的范围只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探索放开的也仅是医院的门诊药房。而一项粗略的统计显示,医院七成的收入来自住院药房,并非门诊药房。
事实上,这些年我国的药店数量快速增长,很多医院的处方也已经可以攥在患者自己手里。但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看来,药价并没有便宜多少,“因为一半以上的药还在医院里,比如住院用药”。
那么,住院药房可以从医院剥离吗?对此,多数医院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医院药房一般可以粗略分为门诊药房、急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用药救急,急诊不能靠社会药房。住院用药品类繁多,一般药房很难保证品种齐全。同时,医院对用药安全及其责任界定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如今,着急评价此次试点的成效还为时尚早,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给出了两个评价标准:“类似的试点是否成功,一要看是否有利于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二要看是否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过快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