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关于印发《河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的通知
来自: 河北种业信息网
2019-07-17
1608
切换pc版

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专业委员会:
       为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新形势对品种审定工作的要求,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参照《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结合我省实际,经各专业委员会研究讨论,并广泛征求社会各有关单位和人员意见,对《河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以下简称《审定标准》)进行了修订。 新修订的《审定标准》于2019年6月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施行。
       请各专业委员会按照《审定标准》,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对品种的新要求,认真做好我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科学确定品种类型,把握品种审定标准,对于品种试验和《审定标准》不适应生产实际的情况,随时向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反映,经主任委员会研究同意,及时对品种试验进行调整,对《审定标准》 进行补充完善。

   

      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19年7月6日

附件:河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doc

附件: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1 基本条件


1.1抗病性

在两年区域试验的人工接种稻瘟病抗性鉴定中,综合评价每年达到综合指数≤6.0,损失率最高级≤5级。且每年田间记载穗茎瘟田间发病程度不高于对照品种。

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抗及以上。


1.2抗倒性

发生4级倒伏的试验点比例≤30.0%。


1.3生育期

不超过安全生产和耕作制度允许范围。


1.4结实性

平均结实率≥85.0%。


1.5旱稻品种抗旱性

抗旱级别≤5级。


1.6田间鉴评

田间表现纯度较差的参试品种,当年数据不予汇总,试验延续一年,连续两年纯度较差,终止试验;在同一试验点同一区组80.0%以上品种无倒伏的情况下,三次重复均发生严重倒伏(茎秆倾斜角度大于45度)的参试品种,终止试验。


2 分类品种条件



2.1高产稳产品种

2.1.1审定品种与对照品种同等级品质,每年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3.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65.0%。


2.1.2审定品种比对照品种品质差1级,每年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2.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75.0%。


2.1.3审定品种为杂交稻的,每年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2.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75.0%。


2.2绿色优质品种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且比对照品种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65.0%,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2.2.1抗病品种

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抗性水平达到抗及以上,同时条纹叶枯病达到抗及以上。


2.2.2优质品种

审定品种的品质达到部颁优质米标准2级及以上。


2.2.3轻简化栽培品种

2.2.3.1机械插秧品种,抗倒伏程度≤3级。

2.2.3.2直播品种,抗倒伏程度≤3级,芽期耐低氧发芽(淹水条件下成秧率≥80.0%)、发芽率≥90%。


2.3特殊类型品种

糯稻品种:支链淀粉含量≥98.0%。

糯稻和其它特殊类型品种,由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审定标准,稻专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小 麦


1 基本条件


1.1抗病性

冀中南水地组、优质组、节水组鉴定病害: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

冀中北水地(优质)组、运东旱薄组鉴定病害: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

对鉴定病害未达到全部高感。


1.2抗倒伏性

每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倒伏程度≥4级且倒伏面积≥40.0%的试验点比例≤30.0%。


1.3生育期

不超过安全生产和耕作制度允许范围。


1.4抗寒性

抗寒性鉴定和试验田间表现,越冬死茎率均≤20.0%。如遇极端天气,对照品种越冬死茎率>20.0%时,申请审定品种越冬死茎率不超过对照品种。


1.5品质

分强筋、中强筋、中筋和弱筋四类,各项品质指标要求都可以满足强筋的为强筋小麦;其中任何一个指标达不到强筋的要求,但可以满足中强筋的为中强筋小麦;其中任何一个指标达不到中强筋的要求,但可以满足中筋的为中筋小麦。


强筋小麦: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30.5%、吸水率≥60.0%、稳定时间≥10.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Rm.E.U.(参考值)≥450、拉伸面积≥100cm2,其中有一项指标不满足,但可以满足中强筋的降为中强筋小麦。

中强筋小麦: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3.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8.5%、吸水率≥58.0%、稳定时间≥7.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Rm.E.U.(参考值)≥350、拉伸面积≥80 cm2,其中有一项指标不满足,但可以满足中筋的降为中筋小麦。


中筋小麦: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2.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4.0%、吸水率≥55.0%、稳定时间≥3.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Rm.E.U.(参考值)≥200、拉伸面积≥50 cm2。


弱筋小麦: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2.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4.0%、吸水率<55.0%、稳定时间<3.0分钟。


1.6田间鉴评

田间表现纯度较差的参试品种,当年数据不予汇总,试验延续一年,连续两年纯度较差,终止试验;在同一试验点同一区组80%以上品种无倒伏的情况下,三次重复均发生严重倒伏(倒伏程度4级,倒伏面积≥80.0%)的参试品种,终止试验;抗病鉴定结果与田间考察结果不一致,田间考察未达到绿色品种标准的,不作为绿色品种审定。


2 分类品种条件



2.1高产稳产品种

审定品种与对照品种同为常规品种或杂交品种且同等级品质,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3.0%,且每年增产≥2.0%,生产试验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1.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60.0%。


申请审定品种为杂交中筋品种,对照品种为常规中筋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5.0%的试验点比例≥60.0%。


2.2绿色品种

2.2.1抗病品种

鉴定病害中2种病害高抗(含条锈病)及以上、3种病害中抗及以上、冀中南区域赤霉病中抗及以上的品种(各鉴定病害均取两年最低等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0.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60.0%。


2.2.2节水品种

节水指数≥1.000以上,两年区域试验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3.0%,且每年增产≥2.0%,生产试验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1.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60.0%。


2.2.3节肥品种

在比常规施肥量减少20.0%以上试验条件下,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常规高产施肥条件下)增产≥0.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60.0%。


2.2.4抗旱品种

抗旱指数≥1.100以上,两年区域试验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3.0%,且每年增产≥2.0%,生产试验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1.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60.0%。


2.2.5抗穗发芽品种

白皮小麦抗穗发芽性检测(小麦抗穗发芽性的检测方法NY/T1739-2009)结果达到抗以上级别的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60.0%。


2.2.6早熟品种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每年比对照品种早熟2.0天(含)的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减产≤3.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减产≤3.0%的试验点比例≥60.0%。在此基础上,每早熟1.0天,产量指标可降低1.5个百分点。


2.3优质品种

对照品种为同类型优质品种的,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3.0%,且每年增产≥2.0%,生产试验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1.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60.0%。


对照品种为常规高产中筋品种的,达到强筋标准的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减产≤10.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减产≤10.0%的试验点比例≥60.0%;达到中强筋标准的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减产≤5.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减产≤5.0%的试验点比例≥60.0%。


2.4 特殊类型品种

2.4.1糯小麦品种

支链淀粉含量≥98.0%。


2.4.2彩色小麦品种

除白色、黄色、红色之外的其他籽粒颜色。

上述类型品种和其它特殊类型品种,由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审定标准,小麦专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玉 米


1 基本条件


1.1抗病性

籽粒用春玉米类型区鉴定病害5种,即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丝黑穗病、灰斑病。大斑病、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及人工接种鉴定未同时达到高感。


籽粒用夏玉米类型区鉴定病害5种,即小斑病、茎腐病、穗腐病、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小斑病、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及人工接种鉴定未同时达到高感。


1.2生育期

春玉米类型区每年区域试验生育期平均比对照品种不长于3.0天,或收获时的水分不高于对照品种。

夏玉米类型区每年区域试验生育期平均比对照品种不长于2.0天,或收获时的水分不高于对照品种。

早熟类型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育期平均比对照品种不长于1.0天,或收获时的水分不高于对照品种。

当更换对照品种时,由玉米专业委员会对生育期指标做出相应调整。


1.3抗倒性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分别≤8.0%,且倒伏倒折率之和≥10.0%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的比例≤25.0%。


1.4品质

普通玉米品种籽粒容重≥710克/升,粗淀粉含量(干基)≥69.0%,粗蛋白质含量(干基)≥8.0%,粗脂肪含量(干基)≥3.0%。


1.5田间鉴评

鉴评项目为可目视观测的品种审定标准中的一票否决指标项目,如抗倒性、抗病性、生育期。考察试验点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10.0%,或倒伏倒折率之和≥20.0%的点次占考察试验点比例≥30.0%(不包括因自然灾害导致报废的试验点);田间自然发病有1个试验点达到高感(执行国家玉米试验抗病虫性田间调查和鉴定评价标准);熟性明显晚于对照品种的。


2 分类品种条件



2.1高产稳产品种

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3.0%,且每年增产≥2.0%,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1.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的试验点比例≥60.0%。


2.2抗病性突出品种

每年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所在区域鉴定病害均达到中抗及以上。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的试验点比例≥60.0%。


2.3适宜机械化收获籽粒品种

2.3.1丰产性、稳产性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减产≤3.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减产≤3.0%的试验点比例≥60.0%。


2.3.2籽粒含水量

每年适收期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籽粒含水量≤28.0%,且籽粒含水量≤28.0%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的比例≥60.0%。


2.3.3抗倒性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分别≤5.0%,且倒伏倒折率之和≤5.0%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的比例≥70.0%。


2.4特殊类型品种

2.4.1糯玉米(干籽粒)、高油、高赖氨酸(优质蛋白玉米,QPM)


2.4.1.1丰产性、稳产性

对照品种为同类型品种: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3.0%,且每年增产≥1.0%,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1.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的试验点比例≥60.0%。

对照品种为普通玉米: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减产≤3.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减产≤3.0%的试验点比例≥60.0%。


2.4.1.2品质

糯玉米(干籽粒):粗淀粉含量(干基)≥69.0%,支链淀粉(干基)占粗淀粉总量比率≥97.0%。

高油玉米:粗脂肪(干基)含量≥7.5%。

高赖氨酸玉米:赖氨酸(干基)含量≥0.4%。


2.4.2青贮玉米(不包括粮饲兼用)

2.4.2.1丰产性、稳产性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生物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60.0%。


2.4.2.2抗病性

春玉米类型区鉴定病害4种,即大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灰斑病。大斑病、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

夏玉米类型区鉴定病害5种,即小斑病、茎腐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瘤黑粉病。小斑病、茎腐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


2.4.2.3抗倒性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分别≤8.0%,且倒伏倒折率之和≥10.0%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的比例≤25.0%。


2.4.2.4品质

整株粗蛋白含量≥7.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5.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3.0%,淀粉含量≥25.0%。


2.4.3鲜食(甜、糯)玉米品种

2.4.3.1丰产性、稳产性

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评分之和85.0~88.0分(对照品种为85.0分):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鲜穗产量平均比对照品种减产≤3.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减产≤3.0%的试验点比例≥50.0%。

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评分88.0以上: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鲜穗产量平均比对照品种减产≤10.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减产≤10.0%的试验点比例≥50.0%。


2.4.3.2抗病性

春播鲜食玉米类型区

瘤黑粉、丝黑穗病、大斑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

夏播鲜食玉米类型区

瘤黑粉、矮花叶病、小斑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


2.4.3.3抗倒性

每年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15.0%。


2.4.3.4品质

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评分之和≥85.0分。

鲜食糯玉米品种

一般类型支链淀粉(干基)占粗淀粉总量比率≥97.0%;甜加糯型(同一果穗上同时存在甜和糯两种类型籽粒,属糯玉米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支链淀粉(干基)占粗淀粉总量比率≥90.0%。

其它特殊类型品种,由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审定标准,玉米专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棉 花


1 基本条件


1.1抗病性

每年区域试验,枯萎病接种鉴定病指≤20.0,黄萎病接种鉴定相对病指≤35.0。


1.2早熟性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霜前花率≥85.0%,特殊年份与对照品种相当。


1.3田间鉴评

田间表现纯度较差的参试品种,当年数据不予汇总,试验延续一年,连续两年纯度较差,终止试验。


2 分类品种条件


根据GB/T 20392-2006《HVI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和ASTM D5866-12《HVI棉纤维棉结测试标准方法》检测的纤维品质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和整齐度指数四项指标的综合表现,将棉花品种分为Ⅰ型品种、Ⅱ型品种、Ⅲ型品种三种主要类型。


Ⅰ型品种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0mm、断裂比强度≥32.0cN/tex、马克隆值3.7~4.2、整齐度指数≥83.0%;较低年份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断裂比强度≥31.0 cN/tex、马克隆值3.5~4.6的品种。


Ⅱ型品种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0mm,断裂比强度≥30.0 cN/tex,马克隆值3.5~5.0、整齐度指数≥83.0%;较低年份上半部平均长度≥28.0mm,断裂比强度≥29.0 cN/tex,马克隆值3.5~5.1。


Ⅲ型品种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7.0mm,断裂比强度≥28.0 cN/tex,马克隆值3.5~5.5、整齐度指数≥83.0%;较低年份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7.0mm,断裂比强度≥27.0 cN/tex,马克隆值3.5~5.6的品种。


2.1 Ⅱ型常规棉品种

对照品种为Ⅱ型常规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3.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50.0%。

对照品种为Ⅲ型常规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0.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皮棉产量减产≤5.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减产≤5.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减产≤5.0%的试验点比例≥50.0%。


2.2 Ⅱ型杂交棉品种

对照品种为Ⅱ型常规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5.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皮棉产量增产≥3.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3.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增产≥3.0%的试验点比例≥50.0%。

对照品种为Ⅱ型杂交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3.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50.0%。


2.3 Ⅲ型常规棉品种

对照品种为Ⅱ型常规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8.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皮棉产量增产≥5.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增产≥5.0%的试验点比例≥50.0%。

对照品种为Ⅲ型常规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3.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50.0%。


2.4 Ⅲ型杂交棉品种

对照品种为Ⅱ型常规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10.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皮棉产量增产≥7.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7.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增产≥7.0%的试验点比例≥50.0%。

对照品种为Ⅱ型杂交棉品种,两年区域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8.0%,且区域试验较低年份皮棉产量增产≥5.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增产≥5.0%的试验点比例≥50.0%。


2.5优质专用品种

2.5.1品质突出

纤维品质属于Ⅰ型品种。对照品种为Ⅲ型常规棉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皮棉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减产≤8.0%;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减产≤15.0%。每年区域试验皮棉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减产≤8.0%试验点比例≥50.0%,生产试验皮棉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减产≤15.0%试验点比例≥50.0%。


2.5.2抗病性突出

枯萎病病指≤5.0、黄萎病相对病指≤20.0,且纤维品质达到Ⅲ型及以上的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0.0%的试验点比例≥50.0%。


2.5.3适合机械采收

株型比较紧凑,抗倒伏,第一果枝始节高度20.0厘米以上,株高适中;霜前花率90.0%以上或9月底吐絮率70.0%以上;含絮力适度,吐絮比较集中,对脱叶剂敏感,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达到Ⅱ型及以上。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皮棉产量参照同类型、同等级标准。


2.6特殊类型品种

2.6.1彩色棉品种(除白色)

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马克隆值等品质指标不低于Ⅲ型品种要求。


2.6.2低酚棉品种

游离棉酚含量≤0.02%,田间无色素腺体植株比例≥98.0%,品质不低于Ⅲ型品种要求。


2.6.3晚春播棉品种

生育期≤110天,品质不低于Ⅲ型品种要求。


2.6.4夏直播棉品种

生育期≤100天,品质不低于Ⅲ型品种要求。

上述类型品种及其他特殊类型品种,由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审定标准,棉花专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大 豆


1 基本条件



1.1抗病性

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人工接种鉴定,对弱致病优势株系抗性级别达到中感及以上,对强致病优势株系抗性级别达到感及以上。


1.2生育期

两年区域试验生育期平均结果比对照品种晚熟≤10.0天。


1.3品质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之和≥59.0%(菜用大豆除外)。


1.4田间鉴评

田间表现纯度较差的参试品种,当年数据不予汇总,试验延续一年,连续两年纯度较差,终止试验;在同一试验点同一区组80.0%以上品种无倒伏的情况下,三次重复均发生严重倒伏(倒伏程度5级,倒伏面积>75.0%)的参试品种,终止试验。


2 分类品种条件


2.1高产稳产品种

申请审定品种为常规品种,两年区域试验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2.0%,且每年增产≥1.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1.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试验点比例≥60.0%。

申请审定品种为杂交品种,而对照品种为常规品种时,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8.0%,且每年增产≥5.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品种对照品种增产≥5.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试验点比例≥65.0%。


2.2高油品种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粗脂肪平均含量≥21.5%,且单年≥21.0%。申请审定品种为常规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0.0%;申请审定品种为杂交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4.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试验点比例≥55.0%。


2.3高蛋白品种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粗蛋白质平均含量≥45.0%,且单年≥44.0%。申请审定品种为常规品种,两年区域试验比常规对照品种减产的平均值≤5.0%,每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品种减产≤8.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8.0%试验点比例≥55.0%;申请审定品种为杂交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2.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试验点比例≥55.0%。


2.4高密度机收品种

亩种植密度1.8万株以上,底荚高度≥15.0厘米,结荚集中,成熟后落叶性好,抗倒性好,不裂荚,适宜机械收割。

申请审定品种为常规品种,两年区域试验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2.0%,且每年增产≥1.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1.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试验点比例≥60.0%。

申请审定品种为杂交品种,而对照品种为常规品种时,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8.0%,且每年增产≥5.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品种对照品种增产≥5.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试验点比例≥65.0%。


2.5特殊类型品种

申请审定品种为常规品种,两年区域试验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2.0%,且每年增产≥1.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1.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试验点比例≥50.0%。

申请审定品种为杂交品种,而对照品种为常规品种时,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的平均值≥8.0%,且每年增产≥5.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品种对照品种增产≥5.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0.0%试验点比例≥60.0%。


2.5.1菜用大豆品种

采收鲜荚食用的品种。

每年区域试验,口感鉴定为鲜脆型或香甜柔糯型,每500克标准荚数≤200.0个,标准两粒荚长≥5.0厘米、宽≥1.3厘米,标准荚率≥60.0%。


2.5.2 彩色籽粒品种

籽粒颜色除黄色以外的其他品种,包括黑色、青色、褐色、双色。


2.5.3 芽用大豆品种

小粒品种(百粒重≤12.0克)。

其他特殊类型品种,由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审定标准,大豆专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点赏 点赞 2收藏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