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县里有“业”村里有“品” 产业扶贫有声有色
来自: 人民网
2018-08-14
509
切换pc版

清晨,山间雾气缭绕,置身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办中山村千亩竹海静静漫步,竹叶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百余年来,村里人靠竹吃竹,筲箕、簸箕、背篓等竹编品远近闻名。而随着社会发展,这些工具的需求小了,村里人不得不放下这门手艺,寻找新活路。

村民李志仙去了城里打零工,每天七八十元的收入对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已不算低,但家里还有生重病的丈夫和两个上学的孩子,这点钱就显得捉襟见肘。如今,加入竹编合作社,学了一门手艺,有了稳定的收入,今年脱贫在望。

如何依靠产业摆脱贫困?临沧市立足资源禀赋,集中精力抓好特色产业,突出“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实现产业扶贫长效化。

中山村村民在竹艺馆进行竹编作业。

找准优势,县乡村只能抓一个主导产业

地处澜沧江与怒江之间的临沧市,北回归线穿境而过,资源极其丰富。在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2187万亩产业基地,甘蔗、坚果、茶叶等种植面积均在全省前列。

“产业有基础,但加工问题、市场问题和品牌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资源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收入。”临沧市委、市政府深刻地认识到。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市委书记杨浩东说,要推动解决特色不特、优势不优等问题,就要找准优势,选定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

“我们明确要求每个村、每个乡、每个县只能重点抓一个主导产业。” 杨浩东说,临沧以自然村为单位,列出人的资源、物的资源、问题清单、项目清单“四张表”,组织召开了1.5万多场次群众大会,开展“发挥村内优势,定位本村方向,提出解决办法”大讨论,自主选定发展一个主导产业。

“我们村有一千多亩竹子,还有上百年的竹编历史,为啥不把竹编技艺再捡回来?”在群众大会上,中山村群众达成共识——把曾经的竹编手艺变成产业。

传统的竹编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如今只有加入新的设计元素,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此,中山村专门聘请了一位四川的竹编非遗传承人为村民开展技术培训,把从前功能单一的筲箕、簸箕、背篓等竹编产品变成具有艺术功能的商品。

在近800平方米的竹艺馆内,李志仙和10多名村民正向老师傅“取经”。经过两个月的培训,李志仙已能熟练编制果盘、花篮。

竹艺馆这两天接了1500件商品的订单,李志仙边学边做,“编一个30块钱,我一天能编5个。在家编,还不耽误照看我家那口子。”

目前,中山村大银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竹编产业,已经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发展竹编产业的同时,临翔区决定把“中山竹编”打造成临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张生动名片,并同步规划建设周边水体景观、果桑采摘林,开展系列竹编体验、竹艺大赛、竹宴美食,发展“旅游+扶贫”,建设旅游小镇,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李志仙听着,心里憧憬着,“好日子快来了。”

临沧抓产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老百姓自主决定发展方式,形成了产业发展共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了群众力量。

云县爱华镇大树村围绕“手撕鸡”,组织50多户贫困户发展林下山地黑肉鸡,每年可分红1000多元。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借助“冰岛茶”品牌效应,累计发展茶叶10.39万亩,带动贫困人口人均每年增收1400元以上。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则重点发展蔗糖产业,带动蔗农提升40万亩甘蔗种植水平,使3488户贫困户人均增收5200多元。

对已经形成特色的坚果产业,临沧不再把更多精力花到基地建设上,而是推动标准化和品牌化,重点抓好地理标志申报、检测实验室建设、产品标准制定、引进好的加工企业等工作,让坚果产业有稳定的市场。

扶贫车间工作人员在包装土鸡蛋。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加入合作社,脱贫有希望”。近年来,临沧的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新型经营主体,也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从菜农到公司的董事长,黄应菊回忆,“以前肩挑卖菜的日子比苦菜还苦。”十年前,黄应菊和村里的几家酱菜腌制大户通过成立四通酱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260户农户加入,抱团发展。

黄应菊说,过去各自为阵,市场信息不对称,销售不畅、价格波动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今,统一籽种供应,统一种植技术,统一价格收购,统一加工检验,统一包装销售,合作社生产的酱菜从外观到质量都有了提升,产品不仅走进了临沧各大超市,还远销广东、上海及缅甸、泰国等地。

今年3月,中山村成立吉华竹编农民专业合作社后,引入龙头企业,整合企业投资200万元、村集体18亩土地折价180万元、产业扶贫发展资金180万元共计560万元,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共同投资兴建了集竹编工艺展示、竹文化传承、竹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竹艺馆。

李志仙家在2016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早日摆脱贫困,打小就会竹编的她赶紧加入合作社,用竹篾编出新生活。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介绍,合作社现有社员576人,经过培训,竹编艺人从200人发展到458人。社员编制的竹艺品,由合作社统一销售,每户每年平均可增收1.5万元以上。

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的豌豆也因“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产量提至650吨,豌豆远销至武汉、长沙等地,470多户合作社社员每户增收3000元以上。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滞后,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已成为制约贫困群众增收的最大瓶颈。为顺应“互联网+”的发展,临翔区走出了一条“电商+物流+扶贫车间+合作社+农民”五位一体的电商扶贫新模式,建成一批标准化生鲜扶贫车间、茶叶扶贫车间,对农特产品进行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统一检测、统一认证,解决了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的问题。

博尚镇永泉村李邦润家的鸡枞、腊肉、香肠等“山货”,前两年还“销量不大,价格平平”,通过电商服务中心包装升级后,现在的农特产品在全国热销,供不应求。

临翔区商务局局长茶云玻说,以种养殖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根据电商服务中心“大数据”服务平台提供的市场信息和扶贫车间制定的标准,有计划地组织社员发展生产,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保证农产品上行的同时,也避免了“谷贱伤农”“果贱伤农”。

李新菊在分装酱菜。

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户稳定收入

小酱菜慢慢形成了大产业,不少菜农变成了“股农”。2014年,临沧四通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黄应菊出任董事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逐步形成。公司以股份为联结,吸纳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每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得2000元的定额分红。

合作社辐射的2000亩原料基地按每亩6000元的年产值计算,种植农户可获益1200万元,公司同时还可以带动近300人就业。45岁的刀跃爱经过培训,已成为公司的技术工,每月收入3500元。在公司上班的27名贫困人口年人均工资收入达1.8万元,实现了“就业一户脱贫一户”。

中山村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股权量化到企业、村集体和村里的226户贫困户,按销售利润的36%、32%、32%进行第一次分红,村集体再将所得收入的50%给合作社员进行二次分红。

月月收益,年年有分红。在产业扶贫中,临沧市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以股份联结、订单联结、生产托管等方式,构建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群众产业增收,实现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

目前,临沧市139个农业龙头企业、2832个农民合作社、220个家庭农场、1891个专业大户,先后与58189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新型经营主体对所有贫困户全覆盖。”杨浩东说。

今年5月建成投产的临翔区蚂蚁堆村茶厂是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捐资援建的扶贫茶厂。茶厂通过订单联结、技术联结等方式,提高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和产品质量。

蚂蚁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宋建涛介绍,茶厂按高于市场均价10%的价格收购,并进行统一加工销售。运营企业从每年销售收入总额中提取5%返哺茶叶专业合作社,其中70%用于扶持该村243户贫困户发展,贫困户户均一年可增收2800元以上。

54岁的郭正美已从这种模式中尝到了甜头。“家里4亩茶树,以前技术不成熟,鲜叶卖不上价,村里有了茶厂后,不仅给我们技术支持,也不愁卖了。”郭正美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将鲜叶送到茶厂后,今年的春茶一下子增收了1000多元,自己也有更多的时间在附近打工,每月还可挣1500元。

产业带动,形成扶贫合力。通过发展优势产业,临沧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民。“不同的发展模式,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把贫困群众的利益最大化,以此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黄应菊深有体会,要建立起稳定增收脱贫的长效机制,则需要产业的带动,而产业的持续发展,更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

临沧市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临沧市扶贫办主任杨毅介绍说,目前,临沧市累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2155万亩,实现贫困村每村有1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贫困户人均有5亩以上产业基地,确保贫困人口有稳定收入来源。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点赏 点赞 0收藏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