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的国际合作 加强中非水稻产业合作,实现“零饥饿”
来自: 中国农网
2019-08-13
635
切换pc版

在上月的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上,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CICETE)、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联盟、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非洲绿色革命联盟(AGRA)七方在长沙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中非水稻领域南南和三方合作的倡议》,旨在利用合作伙伴优势,加强中非在水稻领域的合作。

为进一步扩大倡议影响力,促进中非水稻产业合作,7月17日,盖茨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了“中非水稻产业合作潜力”媒体研讨班。来自CICETE、AGRA、非洲国家以及中国走进非洲企业代表等做了专题报告,共同探讨了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水稻种植技术和投资缺口,以及如何在《倡议》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中非在水稻研发、投资、推广等领域的合作。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时宣布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用以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目前南南基金资金规模达30亿美元,覆盖领域众多。CICETE南南基金项目处处长张宁用“里程碑”来形容《关于加强中非水稻领域南南和三方合作的倡议》,认为该倡议既有宏观远景,又有相关具体行动。他谈到,倡议发布当晚中方有关单位、莫桑比克农科院、盖茨基金会共同启动了中国—莫桑比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三方合作项目。“中非水稻合作抓住了非洲农业发展的关键,契合非洲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景。三方合作或多方合作是一个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路径,有利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

始建于2011年的莫桑比克万宝农业园,是目前中国在非洲最大的水稻种植项目。该产业园将中国在水稻种植领域的先进技术引入莫桑比克,为当地的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莫桑比克农业部农业林业司司长佩德罗·迪祖库拉博士在交流中说,目前莫桑比克仅有10%的可耕地面积得到了使用,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仍然具有较大潜力和大量机会,可以吸纳许多投资。同时,莫桑比克在水稻种植和生产方面存在着很大局限,如农业机械、技术引入和资金方面的短缺,中国的经验技术能够为其提供帮助与借鉴。

“尼日利亚作为非洲第二大国家,2010年有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也是尼日利亚创汇的主要来源,木薯、腰果、大豆等农产品是尼日利亚主要的创汇产品。”尼日利亚西北地区农业部主任马修·奥沃拉比说到。由于人口增长迅速、人口结构年轻,尼日利亚联邦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但目前生产与消费之间仍存在重大缺口,2018年尼日利亚水稻消费700多万吨,自产596万吨,缺口达到160多万吨。马修希望,中国能进一步加强在尼日利亚的农业项目发展,促进产业链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也希望中方加强对尼方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好地实现农业技术的转让。

2012年建立了“公司+农户”生产基地,带动5000多名农户实现增产增收,帮助尼日利亚稻谷增产超过100万吨;成功注册登记了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常规水稻品种“伽瓦1号”,该品种在同等条件下,较尼当主流水稻品种增产30%,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兴建阿布贾(尼首都)农业高科技产业园,打造了中国农业技术装备在非洲的示范培训和推广中心……中地海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扎根尼日利亚10多年,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副总经理汪筠在经验分享中谈到,在非洲直接照搬中国的模式经验是不行的,要在中国技术经验模式基础上结合非洲的实际情况创新。同时,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建议“抓两头,放中间”,在种子和加工环节发力,种植环节充分与当地农户及行业组织合作。

“中非农业合作前景广阔,有很大合作空间。一方面中国多种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技术和产业化开发经验适合非洲,双方具有巨大的农业产业化产能合作空间,可以进行产业和技术合作,提升非洲农业生产能力。另一方中非农业互补性强,非洲具有明显的农业资源优势,中国是最大农业产品需求市场和农产品进口国,对非洲热带经济作物需求巨大,为非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汪筠说。

非洲绿色革命联盟(Alliance for a Green Revolution in Africa)是2006年在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号召下成立的非洲地区国际性非政府组织,总部位于肯尼亚内罗毕。本次研讨的最后,AGRA政策与国家能力建设项目官托马斯·阿罗科优博士介绍了AGRA在推动非洲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其在中非农业合作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尼日利亚,我们有一个现象叫作‘拖拉机的坟场’,因为拖拉机由于操作不当被损坏的情况非常严重,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我们尼日利亚有一位官员用‘BUST—Buy, Use, Spoil, Throw Away’(购买,使用,破坏,丢弃)来总结这个现象。”托马斯以中非农业机械化合作项目为例,指出中国在农业机械方面拥有大量经验,中国企业可以把拖拉机销往非洲,并教会当地农户如何操作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械,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倡议》的签署方和推动方,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刘东认为,推动中非农业合作,特别是中非水稻产业链的合作,本质上需要实现资源整合。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整合中非之间的农业与水稻领域的科研合作、技术推广合作和企业投资合作;二是有机结合援助资源与社会资源。企业投资追求盈利,但最终在效果和客观上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因此政府、国际组织和企业可以进行更加深度地合作。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点赏 点赞 4收藏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