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主产区陆续开镰,各地普遍预估——今年小麦收成好品质高
来自: 安徽日报
2021-05-31
724
切换pc版

  5月27日,安徽省小麦主产区开机收获。各地种粮大户普遍反馈,今年小麦长势良好,收成高于去年。赤霉病危害程度轻,小麦品质向好。预计全省小麦总产高于去年,有望实现“十八连丰”。

  小麦丰收在望

  5月27日,霍邱县周集镇李想家庭农场的李道明忙着为麦收做最后的准备。“机具都保养好,5月29号开始收割。今年产量比去年强,一亩地能收800斤左右,比去年多上百把斤。”说起今年的收成,李道明喜笑颜开:“今年种了500亩小麦。前段时间的大风刮倒了一些,有200亩麦田出现倒伏,倒伏的每亩要减产200斤左右,不过减产有保险,也损失不了。”种粮几十年,李道明一直坚持精耕细作,“要不是这几天连阴雨,今年一亩田该有千把斤,这几年小麦都没今年长得好。”他已经筹集了50万元资金,准备将湿小麦烘干了再卖,利润更高。

  明光市小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戴小刚今年共种了1200多亩小麦,打算月底开始收割。他也告诉记者,今年小麦长势很好。“预测亩产500公斤左右,比去年高,去年只有七八百斤。” 戴小刚说,主要是去年暖冬适合小麦生长,小麦一开始苗情就很好。前期大风,他也有三四百亩麦田出现倒伏,已经向保险公司反映,等待现场勘察。

  “今年全省小麦面积超过去年,达42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约28万亩。从目前来看,只要近期天气给力,夏粮会有个好收成。”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局局长张韪介绍,从单产看,据全省35个小麦主产县(市、区)181个苗情监测点单产抽样调查,综合专家分析预判,今年小麦单产构成“三要素”好于常年。与上年相比,亩均有效穗数增加约1万穗,穗粒数略有增加,千粒重有望持平或略减。据此推算,今年主产县(市、区)小麦平均理论亩产较上年增加。从总产看,初步预计今年小麦总产有望达到1700万吨,比上年增加。

  小麦品质或好于去年

  在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记者了解到,当地小麦计划6月3号开始收割,晚于常年。农技站站长李德福向记者介绍,这是因为今年墒情较好,小麦灌浆期延长,籽粒饱满,小麦品质较好。

  “大水肥、大播量的湾地倒伏严重,有的倒了50%。稻茬麦倒伏不多,产量预计达到450公斤。主要还是稻茬麦技术到位,管理精细。”李德福说,今年从前期预测来看,又是个赤霉病大发生年,但是由于宣传广泛,技术指导到位,赤霉病虽然发生面积大但是不严重,危害程度大大降低。

  在庐江县,县农业部门通过辐射带动,统一使用优质良种,统一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全面普及推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效果同样明显。据预测,今年该县50余万亩小麦平均单产约298.5公斤,全县总产约14.98万吨,较上年增加1.37万吨,增幅10.1%。

  今年全省共防治小麦赤霉病9149万亩次,各地普遍开展两次赤霉病防治,部分开展了三次防治,最大限度降低了赤霉病可能造成的危害。经测算沿淮淮北麦区、江淮麦区、沿江麦区一般病穗率分别为1%以下、3%以下、5%以下,且大部分都处于轻症状态。全省小麦有倒伏的田块面积约80万亩,约占小麦面积的1.87%。其中倒伏严重的田块面积约35万亩,约占小麦面积的0.84%。经测算全省因倒伏减损7.2万吨,仅占常年小麦总产量的0.4%左右。专家分析认为,今年倒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有限。

  全省10天左右完成收获

  记者5月27日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全省麦收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全省今年新增联合收割机3650台、烘干机810台。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左右,如气候正常,10天左右基本收获结束,机收率稳定在98.5%以上。

  全省编印了1万册《跨区作业信息手册》发放各地,指导供需对接。免费向机手发放3.3万份《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麦收期间,安徽省将通过农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发布小麦收获进度和机具需求动态信息,适时组织好“北机南下、南机北援”行动。省农业农村厅将组织7个指导服务组深入一线,对口开展指导服务,保障麦收工作有序推进。

  省农业农村厅提醒,“三夏”期间,各地要做好跨区作业疫情防控。机手跨区作业出发前带足防护物品,外出作业期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每日开展体温等健康状况自我监测,切实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跨区作业机手出现体温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近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省农业农村厅农机热线电话:0551-62666803。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点赏 点赞 2收藏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