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山村群众有了“阳光存折”
来自: 海东日报
2021-05-18
535
切换pc版

  “一觉醒来,住了42年的土房子塌了,以前,吃水要到5公里外的沟里驮。现在,在党的好政策下,我们住上了敞亮的砖瓦房,每年还有‘阳光存折’,老了享起了清福!”五月的杨家山村,静谧且安逸,72岁的村民马四柱一边做着搅团,一边乐呵呵地说着新农村里的幸福生活。

  走进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杨家山村,后山纵横排列、熠熠生辉的光伏板如鱼鳞阵列,电表箱里一个个跳动的数字就是村民们的阳光“伏利”。发展光伏产业,让这个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的贫困村庄多了一份脱贫致富的希望。

  杨家山村地处浅山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产业单一、交通不便是杨家山村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几年前杨家山村还是集体经济的“空壳村”。

  2015年,杨家山村成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定点扶贫村,海东供电公司派许建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此,许建杰成了杨家山村的一员。

  “自从许书记来了以后,我们村的变化可大了,村里住的多半是老人,他帮村里修了光伏电站、拉了路灯,下雪天还和村民一起到山路上扫雪,村里有老人去世,他跟着忙里忙外,还帮着销售家畜,这些年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他的功劳可不小。”说起“第一书记”村民杨应合有说不完的话。

  杨应合老人由于眼疾,视力接近失明,2019年11月6日,杨应合家迎来了入冬以来最温暖的一天,看着屋檐下放置的2吨煤炭、6袋面粉和40斤菜籽油,许建杰的手被杨应合半身瘫痪的老伴握得越来越紧。潸然泪下的老人连声道谢,让“第一书记”眼眶变得湿润。

  时间回到整村脱贫前,初到杨家山村,许建杰一头雾水,如何带大家脱贫成了破题的关键。于是,他开始带领扶贫工作小组一家一户走访,做摸底工作以便根据村里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提出针对性的扶贫对策。

  “我们村位于浅山地带,土质松散,水土流失严重,容易出现穿空和塌方,吃水的管子就会被冲断。”“村里危房改造,住的敞亮了,但一到晚上,房间里的灯都不怎么亮,没有路灯都不敢走夜路。”“村里的土质适合种植洋芋,出产的洋芋口感非常好,但是没有销售渠道。”许建杰一家一户地走访,了解村民的需求。

  看着村里连基本的生活设施都保障不了,驻村的第一年,许建杰和单位同事自愿捐款3.7万余元,为村里配备大功率抽水设备,解决了杨家山村水泵房的改造;为村委会购置电脑、打印机等,及时为杨家山村解决了“路难走、水难吃”、村委会没有办公环境和设施的问题……

  通过项目申请,对杨家山村进行配电网升级改造,架设0.4千伏和10千伏线路3.3千米,新架配电变压器2台,容量300千伏安,改造户表84户、动力户2户,改造完成后户均配电容量将由原来的0.35千瓦提高至2.2千瓦。修建40基山村路灯,打破了杨家山村没有路灯的“黑”历史。

  许建杰所做的一点一滴都被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驻村“第一书记”的到来,为杨家山村输送了优质的电力服务,也“照亮”了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

  2017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投资373.53万元,在杨家山村修建了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项目装机容量为300千瓦,于当年6月15日实现并网发电。2020年年初,杨家山村光伏扶贫电站第一笔收益发放。许建杰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制定了收益分配管理办法。

  70岁的杨芳林在这次收益发放中拿到了3000元,他用其中的1600元买了两只小猪养在自家猪圈里,经过10个多月的喂养,如今这两头猪也到了出栏的时候。在许建杰的牵线搭桥下,不少食堂开始订购杨家山村的土豆和土猪肉,农副产品有了销路,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我在村里驻守了6年,看着村民们富了,咱也值了。”看着如今焕然一新的杨家山村,话语间许建杰充满了自豪感。如今,许建杰只要一有空便会上山帮助村民查看道路修缮情况和监督工程质量,让村民生活有保障,增收有门路,在致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以前杨家山村大多是土木结构的老房子,如今走在杨家山村,水泥硬化道路通到家家户户,太阳能路灯、公共厕所、电商村级服务点等设施应有尽有,村集体经济完成了从“空壳村”到“产业村”的蜕变。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智农宝公众号,了解更多农事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点赏 点赞 1收藏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