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蘑菇胡桃肉状菌之危害性及其防治法
682
切换pc版
   巴西蘑菇(书名:姬松茸),原产于美洲的秘鲁、巴西、美国等地,国内自1992年由福建省率先引进种植。因其脆嫩爽口、味道鲜美,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糖,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对降血糖、降血脂等症有很好的疗效。长期食用对中风、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痔疮、神经痛和癌症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而走俏国内外市场。同时因其原料主要以桔杆、稻草等为主料,不会产生菌林矛盾,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近两年来,巴西蘑菇在素有“香菇之乡”的湖北省随州市得到了大力推广、种植,并有“星火燎原”之势。在实际生产中,因随州菇农栽培历史较短,部分菇农对巴西蘑菇的生物学特性等了解不够,病虫害常有发生以及不出菇等等给菇农造成的损失也不少。实际上巴西菇种植中最常见的几种病害是:胡桃肉状菌、棉絮状霉菌、白色石膏霉以及鬼伞类杂菌等等。而尤以胡桃肉状菌之危害性最为严重,它生长迅速、传染快,极难根治,被称为“巴西菇的癌症”,在此笔者重点探讨胡桃肉状菌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1、病害症状:胡桃肉状菌可以危害多种食用菌,但以覆土栽培尤甚。发病初期,并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直至形成一粒粒红褐色外观似胡桃肉的囊果,并且菇棚内产生越来越浓的漂白粉气味时,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病区域会只菇不出,而菇农此时用多种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时,效果很差,使生产损失惨重。 

  2、发生规律:该病菌属土壤真菌,通常存活于土壤及有机物中,其病原孢子多随覆土、培养料而进入菇棚。实际操作中发现:也可随气流、人、工具等传播。16℃左右条件即可迅速萌发。其子囊孢子生活力极强,实验室试验:93℃温度处理3小时,82℃温度处理7小时左右才可将其杀死,并耐干旱和化学药品,许多药品对它丝毫无效。它与巴西菇争夺养份,抑制蘑菇菌丝生长,发生严重时,可使巴西蘑菇绝收。此病一旦发生,极难治根! 

  3、防治措施:①搞好菇棚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废料,并用500倍疣霉净喷洒菇棚、菇架;②取用覆土时,尽量远离菇棚,并取地表30cm以下的深层土,并用药物消毒处理,以彻底杀灭潜在的杂菌孢子。具体方法是:将覆土晒干后,用5%的甲醛液将覆土拌匀后,用薄膜覆盖堆闷24小时以上,然后摊开,散尽药味后覆土即可进棚,进行下一步操作;③培养料堆制时不宜过熟、过湿,并要进行二次发酵,料要偏碱性;④播种后将菇房温度控制在18℃左右,可抑制其子囊孢子萌发;⑤一旦发生此病害,立即停止喷水,加大通风,局部感染时,应及时小心地将覆土和培养料完全挖除,并在周围喷洒1:100倍的疣霉净,效果显著;⑥挖出的病料要烧毁或深埋,万万不可乱丢,以防风力将其病原孢子吹进菇棚,而受到大面积感染 。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