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番茄主要病害及防治
374
切换pc版
    一、早疫病

    1.发病症状

    发病时常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下部叶片全部枯死。可危害叶片、茎秆和果实。叶片染病后,初呈针尖大的小黑点,后逐渐扩大为褐色轮纹斑。茎部病斑多发生在分枝处;青果染病,病斑多发生在蒂部附近和有裂缝的地方。病斑均为椭圆形,褐色,稍凹陷,均有同心轮纹。病果常提早脱落,湿度大时,病斑上长黑色霉。

    2.防治方法

    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轮作倒茬。多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用55-60℃的温汤浸种30分钟,或用0.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药剂防治用1:1:150-200的波尔多液,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70%百菌清600倍液,8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5次。

    二、晚疫病

    1.发病症状

    发病时,从植株下部的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暗绿色水浸状不规则的病斑。逐渐变褐,湿度大时,在叶背面有白色霉状物。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果上病斑呈不规则云纹状,湿度大时,上长少量白霉,果实很快变软腐烂。

    2.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可用50%百菌清200倍液进行叶面喷洒。

    三、病毒病

    1.发病症状

    蕨叶型:植株上部叶片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厚增大,形成巨花。条斑形:高温与强光照下发病,叶上为茶褐色斑点,茎秆上为褐色长条形斑,果实畸形,失去商品价值。

    2.防治方法

    清除杂草,不与茄科作物连作。从苗期起防治传毒蚜虫。选用抗病品种,如立原8号。在田间操作时,用肥皂水洗手,用10%福尔马林对工具消毒后再使用。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分钟,或用0.1%高锰酸钾浸种1小时。发病初期用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洒,或用20%病毒A500倍液叶面喷洒。

    四、枯萎病

    1.发病症状

    此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开花结果期始发。病初一侧叶片自下而上发黄,变褐后枯死,但不脱落。后期除生长点几片叶外,其余全部枯死,近地面的茎、叶柄和果梗等的维管束均呈褐色,有粉红色霉层。

    2.防治方法

    实行3-4年轮作倒茬,多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用50%多菌灵500倍浸种1小时,或用0.1%硫酸铜浸种5分钟,洗净后可催芽。发病后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叶面喷洒,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每隔7-10天1次,连续进行3-4次。

    五、绵疫病

    1.发病症状

    主要发生在接近成熟的果实上,发病处有轮纹病斑,后呈黑褐色,在高温高湿时长出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状,一般不软化,但易脱落。叶片长出水浸状大型褪绿色病斑,或有同心轮纹,慢慢腐烂。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8天喷1次,连喷2-3次。

    六、脐腐病

    1.发病症状

    属于一种生理性病害,只发生在果实上,初在幼果脐部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变为暗褐色或黑色。湿度大时,产生黑褐色或变软腐烂。

    2.防治方法

    适时浇水,初花期可随水滴施钙肥。

    七、日烧病

    1.发病症状

    此病属生理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多发生在果实膨大期,果实向阳面长时间受强光照射后,呈白色的革质状,并有凹陷,失去商品价值。

    2.防治方法

    田间操作翻秧时,宜在傍晚进行。在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叶面喷0.1%硫酸锌或0.1%硫酸铜,以提高抗热性。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