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rum(Lib.) de Bary]各地均有发生,田间及贮藏期均可为害。
[田间识别]发病多从菜帮基部发病,扩展至整个叶片直至整个白菜。病部腐烂,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菌核。采种株多茎秆发病,病部初时浅褐色,凹陷,后转为白色,皮层朽腐,纤维散离成乱麻状,茎腔中空,内生黑色鼠粪状菌核。
[发病原因]病菌的菌核在土壤中或混在种子间越冬。病菌借气流传播,病、健株接触也能传播,从生活力衰弱部位侵入,发病后病部又长出新的菌核。菌核可迅即萌发,也可在土壤中长期休眠。病菌喜温、湿条件,发育适温15-20℃,要求85%以上相对湿度。土壤高湿有利于菌核萌发。
[防治要点]
①精选种子,清除混杂在种子间的菌核。
②发病地应与禾本科作物进行两年轮作,最好水旱轮作。
③收获后深翻土壤,深翻深度15厘米以上把落于土壤表面的菌核深埋土中。
④合理密植。施用粪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⑤加强中耕,锄去出土子囊壳。
⑥药剂防治可用40%灭病威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1000倍液,或40%菌核净1000倍液,或50%氯硝铵l000倍液,或50%农利灵l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