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干腐病
891
切换pc版
  〔病原菌学名〕Fusarium solani var. coeruleum (Sacc.) Booth, F. spp. 

  〔寄主作物〕马铃薯。 

  〔病害诊断〕主要在贮藏期间为害,也可在播种块茎时侵染。受害块茎,开始时出现褐色小斑,薯皮变暗,随扩展病部表皮下陷和皱缩。死亡组织干枯时,形成环状褶皱。病部薯肉坏死变褐,隐约不清向四周扩展,较老的死亡组织呈现粉、红、蓝、褐等各种颜色,僵缩干腐,形成空心,其内长满菌丝,最后薯肉变为灰褐色或深褐色。播后块茎也可受害,形成变色、坏死、干腐症状。病薯块尤其在田间后期易于受继发腐生物的侵染,造成湿性腐烂。 致病菌为茄腐皮镰刀菌深蓝变种。病菌可产生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大型孢子镰刀形,无色,3~5个分隔;小型孢子椭球形至长圆形,无色,1~2个分隔。后期在菌丝上可产生球形、厚壁、淡褐色的厚垣孢子。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通常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年。在种薯表面繁殖存活的病菌可成为主要的侵染来源。条件适宜时,病菌经伤口或芽眼侵入,又经操作或贮存薯块的容器及工具污染传播、扩大为害。被侵染的种薯和芽块腐烂,又可污染土壤,以后又附在被收获的块茎上或在土壤中越冬。 病害在5~30℃温度范围内均可发生,以15~20℃为适宜。较低的温度,加上高的相对湿度,不利于伤口愈合,会使病害迅速发展。通常在块茎在收获时表现耐病,贮藏期间感病性提高。早春种植时达到高峰。播种时土壤过湿易于发病。收获期间造成伤口多则易受侵染。马铃薯不同品种间存在抗性差异。 

  〔防治措施〕 (1)收获运贮期间尽量避免薯块受伤,减少侵染。收获后适当干燥待愈伤后入窖贮存。 (2)贮藏入窖前清除病、伤薯;也可用杀菌剂(如多菌灵等)喷洒消毒种薯。 (3)贮藏早期适当提高温度,搞好通风,促进伤口愈合;以后控制温度在1~4℃间,减少发病。 (4)种薯切块后尽快播种;适当晚播,地温升高利于伤口愈合;用杀菌剂处理芽块,减少侵染源;用未污染的器具运送、播种种薯。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