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疫病的发生及防治
328
切换pc版

    一、症状大蒜疫病主要为害叶片,染病初期在叶片中部或叶尖生苍白色至浅黄色水浸状斑,边缘浅绿色,病斑扩展快,3~5天半个叶片或整个叶片萎垂、湿度大时病斑腐烂,致全株枯死。

    二、病原及传播途径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株地下部分或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孢子囊和流动孢子、流动孢子借风雨和灌溉水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三、影响因子

    1.气候降水量大、雾天次数多加之温度高则易发病,一般在气温25℃~32℃,相对湿度高于95%,并有水滴存在的条件下发病较重。

    2.品种、播期各品种之间感病程度有一定差异。播期过晚危害严重。根据各地情况适时播种是关键环节。

    3.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磷肥、钾肥的病害轻,而施氮肥过早过量的地块则发病较重,不同条件下,肥力差的发病较重。浇水次数多,田间湿度大的易发病,为此,浇水时要看土壤墒情和天气变化。

    4.合理密植大蒜适栽密度为每亩栽3.5万株,密度越大病害越重,主要是由于密度过大,田间叶面系数大,下部叶片的通风透光不良、加之田间湿度大,利于病原菌的快速繁殖。

    四、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各地情况应选用当地或外地较好品种如“高脚”、“蒲棵”等。

    2.要注意排涝,防止湿度过重,合理浇水。

    3.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烧毁。

    4.提倡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钾肥、少施氮肥,增强抗病能力。

    5.发病初期喷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用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10天喷1次,防治2次。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