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稻瘟病防治方法
553
标签 :水稻;病害 切换pc版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梨形孢属,是水稻三大(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病害之一,发生于全国各大稻区,发病后一般减产15%以上,重者无收,而且严重影响水稻品质。近年来,由于无抗性强的品种,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若防治不力,将会对水稻生产有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粮食安全。按发生时期和部位分为苗瘟、叶瘟(分为慢性型、急性型、褐点型、白点型)、节穗瘟、谷粒瘟。稻瘟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丛体在病体和病稻草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初次侵染来源。稻瘟病的发生、流行与品种抗病性、菌源数量和生理小种的组成、栽培管理、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有大量的菌源、感病品种和环境条件适宜,是造成稻瘟病流行的条件。在我地有大量菌源存在、环境条件也适宜,在综合防治方法上应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一是以选用抗病品种为重要措施,二是消灭越冬病源菌,处理病稻草和种子消毒,三是加强监测预报,控制流行,四是严把预防颈瘟关。荣县留佳镇常年水稻播种面积25000亩,常年产量1.3万吨,常年发生稻瘟病面积1.8万亩,每年防治面积达2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2000吨。普及稻瘟病防治知识,掌握其发生、流行特点、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与稻瘟病作斗争,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确保粮食安全。
      稻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叩头瘟、刻颈瘟等,广泛发生于我国水稻栽培地区,在我地常年发生,个别年份大流行,一般减产15%以上,重者50%,甚至无收,造成巨大损失。荣县长山镇,属荣县西路,常年水稻播种面积19000亩,常年发病面积10000万亩,严重年份减产20%以上,个别田块无收,2001年、2002年全镇损失稻谷2000吨,目前由于生理小种的不断变化,品种抗性差,导致发病频率、面积、减产程度逐年上升,是水稻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病害。2003年后,在稻瘟病防治上,主要采取更换品种,处理病稻草、消灭越冬场所,药剂处理种子,带药移栽,加强监测、控制叶瘟、预防颈瘟等综合防治措施,是夺取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环节,每年挽回稻谷损失2000吨以上,现就根椐多年对稻瘟病的综合防治实践,提出以下措施:

      1、稻瘟病的症状  由于为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一般以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危害较大。

      1.1苗瘟  秧苗一般在三叶期发病,不产生明显病斑,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变褐,卷缩枯死,湿度大时,基部有大量灰色霉层。

      1.2叶瘟  在秧苗三叶期后至抽穗均可发生。叶上产生的病斑因气候条件影响和品种抗性的差异,在形状、大小和色泽上都有所不同,分为四种类型:

      1.2.1普通型(慢性型)  病斑为常见的典型病斑。最初在叶片上产生褐色或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成棱形病斑,外层为黄色晕圈叫中毒部,内层为褐色叫坏死部,中央为灰白色叫崩坏部,病斑两端有向纵脉伸展的褐色线条(坏死线)这是慢性型的重要特征。当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可产生灰绿色霉层。叶上病斑多时可互相愈合形成不规则大斑,发病严重时叶片死亡。在田间观察时,特别注意与胡麻叶斑瘟、水稻缺钾型坐蔸相区别。

      1.2.2急性型  在适宜条件下,感病品种的叶片常产生暗绿色近圆形至椭圆形病斑,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层。这种病斑的出现往往是此病流行的征兆,但在天气转晴后,可转为慢性病斑。

      1.2.3褐点型  在高度抗病品种的老叶上,病部仅产生针头大小的褐点,局限于两叶脉间,不产生孢子。
 
      此外,叶舌、叶耳、叶枕也可发病,病斑初呈暗绿色,后变褐色至灰白色。叶枕发病后延及叶梢,产生不规则形大斑,有时叶梢相邻处因组织被破坏而折断。这些部位发病常可引起节瘟和穗颈瘟的发生。识别叶部各种类型的稻瘟病斑对于准确判断病害发展趋势和开展测报都很重要。

      1.2.4白点型  感病品种的嫩叶感病后,可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白斑。不产生孢子。如果气候条件有利病害流行发展,可迅速扩展成为急、慢性病斑。

      1.3节稻瘟  多在抽穗后发生。最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逐渐围绕节部扩展,使整个节部变黑腐烂,干燥时病部易横裂折断。发病早影响结实或形成白穗。有时病斑分布在节的一侧发生干缩后造成茎秆弯曲。

      1.4穗颈瘟  在穗颈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穗颈成褐色或黑褐色。发病早而重的可造成白穗,与螟害极。病害时,穗易从感病穗节处折断,故群众叫烂颈瘟。但在病部有灰绿色霉层和茎杆上无虫蛀孔痕迹,两者于区别。发病轻时秕谷增多,千粒重降低,影响产量。

      1.5谷稻瘟  发病早颖壳全部变成灰白色,形成秕谷。发病晚,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严重受害的可使米粒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但护颖部变褐色,虽不影响结实,却可成为初侵染来源。

      湿度大时,节、穗、枝梗和谷粒的病部均可产生灰色霉层。因此,当本病与其他病害不易区别时,可将病部置于25-30℃下保湿培养2-3天,根据所产生的霉层特征,及镜检的结果进行鉴别。

      2、稻瘟病病源菌  病源菌为稻梨孢菌(Pyriculariaoryzae),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其有性世代为卵孢球腔菌(mycosphsereella  malinvenana),属子襄菌亚门,一般不常见。

      分生孢子洋梨形或倒棍棒形,无色,初期无隔,成熟时多具2个隔膜,个别的具1-3个隔膜;基部有脚胞,有时分隔处稍溢缩。分生孢子梗不分枝,一般有2-4个隔膜,基部稍粗,淡褐色,往上渐细,色淡,顶端呈曲折状,上有孢子脱落后的疤痕。多数是根丛自气孔表皮伸出,很少单生。

      菌丝发育的温度范围为8-37℃,以26-28℃为最适。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为10-35℃,以25-28℃为最适,所需最短时间为6-8小时。孢子的形成以饱和湿度为最适,在相对湿度90%以下时,孢子的形成减少到10%,80%以下不能形成孢子。分生孢子萌发所需要的温度与分生孢子形成相似,所需最短时间为0.5-1小时,但10-15℃时不萌发。对湿度的要求,在96%以上的相对湿度并有水滴存在时孢子萌发良好,90%以下不能萌发。孢子萌发必须有水滴存在,否则即使在相对湿度为100%时,萌发率也仅约1.5%。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光、暗交替的条件。直射阳光可抑制孢子萌发和芽管的伸长。稻瘟菌易发生变异,存在不同生理小种。在自然条件下,稻瘟菌只侵染水稻。

      3、发病条件  在有菌源存在的前提下,稻瘟病发生,流行与品种栽培条件、气象因素关系最为密切。稻瘟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种子上越冬。在干燥情况下,分生孢子可存活半年至一年,病组织里的菌丝体可存活一年以上,但在潮湿情况下,经2-3个月便死亡。散落田间、场地或草堆外面的分生孢子或翻埋土中或堆肥中的菌丝体容易死亡,往往不能越冬。因此,带病(菌)种子,病稻草堆和未腐烂牛栏稻草是每年本病的初侵染源。

      3.1品种抗病性  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一般籼稻抗病品种多,粳稻抗病品种少,耐肥力强的品种抗病性也较强。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病不同,以苗期(四叶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感病。以圆杆齐穗后期最抗病。就叶片而言,抗病性随出叶日数增加而增强。水稻品种抗病性大都表现为垂直抗性,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较少。目前我地种冈优系列、汕优系、二优系已种多年,失去抗性,川香优、内香优系列较强。

       3.2菌源数量组成  在适宜条件下,病菌侵入稻株后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完成一次侵染过程,据报道,一个典型病斑在实验室条件下每晚可产生分生孢子2000-6000个,并可持续产生到14天左右。因此在自然条件下,病菌遇有适宜条件,使潜育期缩短,短期内就能使分生孢子形成和积累数量增大,提供充足的菌源,使再次侵染增多,在有感病品种存在时容易导致病害流行。

       3.3气候因素  影响最大的是温湿度,其次是光和风。温度影响水稻和病菌的生育,湿度则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当气温在20-30℃,田间湿度在90%以上,稻株体表保持一层水膜达6-10小时情况下,分生孢子最易萌发侵入,稻瘟病就易发生。如果旬均温度为24-28℃,且有一昼夜以上的饱和湿度,稻瘟病就易流行。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各生长期均要求一定湿度,稻瘟病发生的温度范围较水稻生育期适温范围还广,当遇上阻碍水稻正常发育低温时,病菌尚能生长繁殖,因而降低稻体抗病性,为病菌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易使病害流行。

       3.4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不仅直接影响水稻的抗病性,而且也影响病菌繁殖蔓延的生成生态条件,其中以肥水管理影响最大。

       3.4.1施肥  凡过多、过迟偏施氮肥和未腐熟有机肥,使稻株疯长,贪青晚熟,叶片柔软披垂,使稻体内可溶性氮增多,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生长和繁殖,又降低了稻体的抗病性,易形成发病中心,往往病害发生严重。

       3.4.2灌溉  凡浅水勤灌,湿润灌溉,适时放水晒田的发病就轻,而长期深灌,冷水浸灌,污水灌溉,往往导致病害加重。

       4、防治措施  防治稻瘟病应着重抓好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加强以肥水管理为主的丰产防病栽培措施,尽可能消灭初侵染源,并为在发病期间及时辅以药剂防治。

       4.1选育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的培育和选用,必须与病菌生理小种类群、分布及其出现频率的变化规律相结合起来,育种上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实行转基因育种,将抗病高产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培育出高产抗病品种的新品种,目前应当选用川香、内香优等抗病相对强的品种种植,要注意经常更换新品种和品种合理布局、搭配,提高群体的抗病能力,是防治稻瘟病的关键措施。

       4.2消灭越冬病源

       4.2.1处理病稻草  凡发病稻草宜迁入室内,不能放在野外,不能用来捆秧、盖草房、搭围墙等,野外稻草处理干净。

       4.2.2种子处理  将预浸12小时后的谷种在2%福尔马林液中浸3小时或500倍液的强氯精溶液中浸种12小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再浸种。通过种子后,基本上无苗瘟发生。

       4.2.3浸秧带药移栽  药剂浸秧和药剂喷秧带药移栽,是目前预防稻瘟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措施,具有良好效果。用25%三环唑750倍或75%丰登2000倍液中浸秧一分钟,捞起来再堆闷半小时后移栽。也可在移栽前1-2天用25%三环唑或75%丰登喷秧。在水稻移栽后7—10天,75%三环唑1000倍喷秧2次,通过带药移栽能推迟发病20—30天,减轻发病。

       4.3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管水目的在于既改善栽培环境,控制病菌的繁殖与侵染,又促使水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从而获得高产、稳产。

       4.3.1合理施肥  一般应当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硅肥、草木灰等),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巧施肥。绿肥施用量每亩不超过3000斤,并适量用石灰腐烂,中和酸性,避免后期氮肥过多,冷浸田注意增施磷肥。氮肥应当分次施肥,防止生长阶段中氮肥过多,叶片嫩绿,抗病力下降,发生稻瘟病。

       4.3.2合理密植、适时栽插  实行条栽,宽行窄窝, 亩栽1.8--2万窝,也可实行三围强化栽培,亩植0.6万窝,窝栽3苗,等边三角形栽植,抛秧应留好大行,采取东西行向, 栽小苗,避免栽老秧、病秧。

       4.3.3水肥管理必须密切配合  应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开设明沟暗渠,降低地下水位,合理排灌,以水调肥,促控结合,掌握水稻黄黑变化规律满足水稻各生育期的需要。一般保水回青后,应在分蘖期浅灌,够苗后排水晒田,养活无效分蘖,使稻叶迅速落黄,复水后保持干干湿湿,可控制田间小气候,并使稻体内可溶性氮化物减少,促进根系纵深生长,增加吸收营养和硅酸盐,增强抗病性。

       4.4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从苗期开始都要对稻瘟病加强监测,重点应放在常发区,沿江沿河两岸,低洼潮湿地带。各地农技推广人员,村、组干部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检查监测,广泛宣传,要让广大农户能够认识稻瘟病,发动群众进行普查,一旦发现病株和发病中心团,要立即组织用药防治,控制病害蔓延。

       4.5药剂防治

       4.5.1控制叶瘟  一旦发生叶瘟,应立即施药防治,用富士一号、75%三环唑进行防治,药剂要选用内吸性强、毒性低的新型农药。亩用75%三环唑40克兑水60公斤进行喷雾。施药一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团的蔓延,施药两次,就能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出现叶瘟后不用药,一周后秧苗全部死亡,水稻无收。

       4.5.2预防穗颈瘟  预防穗颈瘟是水稻稻瘟病防治的最后环节,也是关键环。凡发病田块和常发品种常发地带都应施药防治。第一次施药在水稻破口期,第二次施药在水稻齐穗期,亩用75%三环唑40克兑水60公斤进行喷雾。

       经我多年农业生产实践,在综合防治水稻稻瘟病上,应特别注意选用好抗病品种,这样使水稻品种布局上具有了水平抗性与垂直抗病性,并且2-3年要更换一次品种。其次是抓好稻草和种子处理,消灭越冬病源,加强田间检查和组织药剂防治,并加强肥水管理,改善田间小气候,综合防治方法上只有以综合防治为主才能控制或减缓稻瘟病的危害,夺取农业生产的丰收。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