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黑粉病的成因与防治技术
560
切换pc版
    近几年我市部分乡镇村庄夏播玉平方米不同程度地发生黑粉病,发病地块平均病株率达60%,多者达90%,几近绝产。望着满地的“乌霉”(黑粉病俗称),许多农民欲哭无泪。

    一、玉米黑粉病的成因

    1.品种自身原因。我市发生黑粉病的玉米,90%以上是豫玉22号、25号两个品种,其次是聊玉18号,而当地种植的其他品种却安然无恙。可见品种之间的感病性、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

    2.气候因素影响。降雨次数和降雨量较多,阴雨天偏多,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助长了玉米黑粉病的发生和发展。

    3.种植密度过大。近年来,随着玉米机械播种技术的推广以及部分农民惜苗思想的存在,导致玉米种植的密度不断加大,通风透光差,形不成壮苗,所以容易感病。如豫玉22号玉米,夏播要求每667平方米3500株,有的群众却种到4500株甚至更多。

    4.施肥习惯不合理。个别农民图省事,采取“一炮轰”施肥法,并偏重施用氮肥,导致植株生长细嫩,抗病性差。

    二、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玉米黑粉病高发地区,尽量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习惯的高产抗病品种,如金海5号、农大108、郑单958、鲁单系列、登海系列抗病品种,从种源上杜绝此病的发生。

    2.铲除病源。对发生过黑粉病的玉米田的秸秆、杂草等,要彻底清除并深埋或烧毁,切忌用病株喂牲畜,以免病菌过腹还田再次危害玉米生产。

    3.实行药剂拌种。播种前,用有效成分占种子重量的0.07%的粉锈宁拌种;也可用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7%用量拌种;还可以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0.7%用量拌种。

    4.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要严格按照品种说明,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不能求多贪密。同时,要控制氮肥,增施钾肥,有条件的可以测土施肥,培育玉米壮苗,以增强抗病性。

    5.加强田间管理。对易发病品种和易发病地块要及时观察,特别是在玉米三、四叶期,对株矮、叶密、下粗、上细、植株弯曲、叶色深绿发亮的病株要及时拔除,以防蔓延。条件允许,还可以实行轮作换茬。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