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优559系江苏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和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以自育不育系29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9A是江苏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杂种优势明显,并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重29优559的杂种优势表现
1999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联合鉴定试验,平均单产9.35t/公顷,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37%(极显著),居11个参试组合第一位。2001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96t/公顷,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54%(极显著),居第一位;2002年续试,平均单产10.26t/公顷,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26%(极显著),亦居第一位;2001、2002两年江苏省区试平均单产10.11t/公顷,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41%(极显著),居第一位,其绝对产量水平是江苏省杂籼区试历年来最高的组合。2002年在参加省区试的同时,破格进入江苏省杂籼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42t/公顷,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
2 29优559的特征特性
29优559幼苗矮壮墩实,叶片较短挺,叶鞘紫色,叶色略深;成株株型集散适中,株高120cm左右,主茎总叶片18~19叶,5个伸长节间,分蘖力中等,皮穗率高。一般有效穗240万/公顷左右,成穗率65%,穗长24.5cm,穗型较大,每穗总粒170~180粒,每穗实粒160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9~30g,谷粒黄色饱满、无芒。全生育期145天左右,比汕优63迟熟3~4天,熟相好。
抗多种病害,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稻瘟病中B5、中C13、中D1、中E3、中C1等5个生理小种,其反应级别均为0级;抗穗颈瘟,反应级别为1级;抗白叶枯病JS49-6和PX079等2个致病型菌株,反应级别为3级;中抗纹枯病,接种鉴定其病斑扩展长度与对应株高的比值为0.298。稻米品质中上,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糙米率80.8%,精米率74.0%,整精米率58.8%,粒长6.2mm,长/宽2.4,垩白率79%,垩白度11.8%,透明度2级,碱消值4.6级,胶稠度88mm,直链淀粉含量22.4%,蛋白质含量8.5%。依据农业部NY1222~86《优质食用稻米标准》,上述12项指标中,除垩白率、垩白度2项指标外,10项指标达优质米标准。
3 29优559的高产栽培技术
29优559属穗重型品种,单产9.75t/公顷的适宜穗粒结构为:有效穗225~240万/公顷,每穗总粒170粒以上,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9~30g。高产栽培策略是在争取足穗的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栽培上应围绕“前期促苗早发奠定足穗基础,中期壮秆健株促进大穗形成,后期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的原则进行调控。具体措施上抓好以下几点:
3.1 适期早播,培育壮秧 29优559在江苏作麦茬中稻种植,最佳播种期为4月底至5月上旬。秧田播种量,水育秧225kg/公顷,旱育秧300kg/公顷,大田用种量18.0~22.5kg/公顷。秧田要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适施促蘖肥,巧施送嫁肥,以培育多蘖适龄(秧龄35天左右)壮秧。
3.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6月上、中旬移栽,中、上等肥力田块,栽插密度27万穴/公顷,每穴1~2本,基本苗105~120万/公顷。
3.3 合理肥水,协调群体 单产9.75t/公顷栽培,本田总需肥量折合纯氮300kg/公顷,肥料运筹掌握基肥、分蘖肥与穗肥的比例以4∶3∶3为宜。水浆管理宜采取“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保水抽穗扬花,干湿交替灌浆”的方式进行。当每亩总茎蘖苗达等穗苗时,排水搁田,控制高峰苗不超过375万/公顷,最后成穗225~240万/公顷。
3.4 防治病虫,保苗增穗 生育期间注意做好稻蓟马、螟虫、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证稻苗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