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育秧期间,存在着烂芽和死苗现象,严重影响早稻抛秧的成秧率,进而导致大田基本苗不足,最终影响产量。
闷芽 主要原因是营养土准备不足,临时“抱佛脚”,未经过冬耕冻垡,更未通过堆制,或营养土黏性过重,造成播种后营养土板结不通气;秧苗2叶1心前苗床淹水或营养土淹水,造成缺氧闷芽;播种后因覆盖的地膜被风吹翻,营养土遭大雨冲打而板结缺氧。因此,营养土一定要选择冬耕冻垡的土壤,并与适量的充分腐熟的粪肥渣拌和均匀,提前沤制,使肥与土充分融合。加强苗床管理,防止风吹翻覆膜。如被风吹翻,要及时补盖。秧苗2叶1心前严防厢面淹水或渍水。
肥害 苗床如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因发酵发热和氨气中毒易造成烂芽死根;肥料与床土翻拌不均匀,肥料未分散均匀,没有与土壤充分融合,秧苗1叶1心后,秧根下扎时触及肥团造成反渗透死苗;出苗后根际追施尿素时未及时浇透水,因缩二脲、氨气中毒,引起秧苗成片或带状死亡。因此,一定要提高营养土质量,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营养土拌入肥料时要反复翻拌,使肥料与营养土充分拌匀、融合。出苗后可用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液叶面喷施,多次进行叶面追肥。
缺水 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薄膜覆盖期间,营养土由于地膜的阻隔作用,不能接收到降雨。特别是大晴天,因膜内气温高,水分大量蒸发,易造成营养土水分不足。而地膜覆盖期间,农户没有揭开覆膜检查,营养土发白了还不知道。因此,在地膜覆盖期间要注意勤检查,如发现营养土表层开始发白,要及时浇水。要经常保持营养土湿润,最好是每隔6天左右用洒水壶洒水1次,洒水要均匀、细致。
病害 主要是立枯病、绵腐病引起烂芽死苗。立枯病引起的死苗在旱育抛秧上是比较严重的。表现为芽子卷曲变黄,最后枯黄死亡,导致出苗率低。营养土使用灰肥,如陈砖灰、窑渣灰、草木灰和火土灰等碱性肥料,易诱发生理性立枯病;长期低温阴雨天气,引起苗体抗性下降,易感染并引起立枯病暴发。因此,抛秧要防止播种过早,一般不早于3月25日播种。在提前准备好营养土的基础上,于播种前一定要用敌克松800倍液进行营养土消毒。秧苗1叶期~3叶期分别洒施敌克松1000倍液预防病害。持续低温期间如出现黄叶,可施用0.2%硫酸亚铁溶液补充铁素。
烧苗 膜内温度过高造成烧苗,特别是暴晴后因土壤温度低而气温高,叶片大量蒸腾失水,而土壤吸水不足,造成反渗透失水,故出现青枯死苗,甚至造成高温烧苗。要注意揭膜通风降温,注意浇水保湿。长期低温后暴晴时注意用部分稻草覆盖拱膜两旁遮荫降温,防止气温骤然上升而引起死苗。要炼苗后才能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