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粒期的管理技术
286
切换pc版
  玉米花粒期(即抽雄至成熟),茎叶停止生长,进入以籽粒发育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期,此期管理的主要措施是: 
   
  1、及时浇水。玉米花粒期植株需水量较大,缺水则受精不良,叶片早衰,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能力下降,败育粒增加,粒重下降,尤以开花后20天内影响最大。故玉米在花粒期遇旱,应及时浇大水,保持田间持水量在80%左右;乳熟至蜡熟期保持在75%~70%。 
   
  2、防治害虫。玉米花粒期为害的害虫以蚜虫和玉米螟为主。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1000倍液喷雾,或用40%乐果150倍液在果穗以上节间涂茎;防治玉米螟,用50%敌敌畏800倍液灌注雌穗。 
   
  3、去雄授粉。隔行或隔株去雄,可减少养分消耗,改善群体光照条件,提高结实率,一般增产8%~12%;去雄时,地头、地边的植株不能去,而且不能带叶,否则会造成减产。 
   
  4、保叶护顶。据了解,不少地方到玉米蜡熟期有打叶削顶的习惯。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减产措施,而且打叶愈多,减产愈严重;研究表明,玉米成熟时,每多保住一片绿叶,每亩可增产5~6千克。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