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黑穗病介绍及防治方法。小麦腥黑穗病:俗称黑疸、乌麦、腥乌麦等。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小麦腥黑穗病有网腥黑穗病和光腥黑穗病两种。小麦腥黑穗病南、北麦区均有分布;光腥黑穗病以北方麦区较多。小麦腥黑穗病由于大力开展防治,现已基本控制了危害。但近几年来,局部地区未能坚持防治,病情又有回升趋势,仍危害较重。病株较健株稍矮,分蘖增多,病穗较短、直立、初灰绿色后变为灰白色。颖片略向外张开,露出部分病粒。病粒粗短,初暗绿色,后灰白色,外包一层灰褐色薄膜,里面充满黑褐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内含有带鱼腥味的三甲胺有机物,所以叫腥黑穗病。(2)小麦散黑穗病:俗称黑疸、枪杆、乌麦等。在冬、春麦区地均有发生,个别地块发病较重。目前少数品种发生普遍。病株抽穗略早于健株。初期病穗外面包有一层灰色薄膜,小穗全被病菌破坏,种皮、颖片、子房全部变为黑粉,即病菌的厚垣孢子。病穗抽出前,膜已破裂。病穗抽出后,黑粉被风雨吹冲散,只剩个裸露的穗轴,在穗轴节部可见到残余的黑粉。病穗上的小穗在大多数情况下全部被毁,有时只有下部小穗受害,而上部小穗能结实。一株发病,通常主杆及分蘖全部出现病穗,但有时部分分蘖可逃避病菌的危害而正常结实,这种现象在抗病品种中较为常见。病菌主要危害穗部,偶尔在叶片和茎秆上也会长出黑色条状孢子堆。(3)小麦秆黑粉病,俗称乌麦、黑枪、黑疸、锁口疸。小麦产区均有分布,危害损失较重。近年来,局部地区有回升趋势。主要发生在小麦的秆、叶和叶鞘上,极少数发生在颖或种子上。茎秆、叶片和叶鞘上出现初为黄白色后为银灰色的条斑,病叶卷缩和扭曲,以后条斑逐渐隆起,表皮破裂,露出黑粉,即病菌的厚垣孢子。病株较健株矮,分蘖增多。重病株大部分不能抽穗而枯死,有些病株虽能抽穗,常卷曲于旗叶叶鞘内,即使全抽出,多不结实,少数结实的也是籽粒秕瘦。轻病株只有部分分蘖发病,其余分蘖仍能正常抽穗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