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冷害烂秧的识别与防御措施
514
切换pc版

    水稻苗期冷害是指在育秧期间,遭到连续或短暂的低于秧苗正常生长发育温度影响,使生长发育发障碍甚至死亡的现象。不同品种对低温的忍耐能力差异较大,其中粳稻对低温的忍耐力明显强于籼稻;不同籼稻品种之间也有一定差异。秧苗发生冷害后的主要表现为:叶片内叶绿素迅速降解,秧苗发黄甚至发白,根系对肥水的吸收能力降低,若低温后温度迅速上升,往往导致秧苗水分平衡失调,出现“青枯”现象。通常来讲,日均温低于12℃秧苗停止生长;低于10℃表现出秧苗发僵、萎缩,出现冷害症状;低于8℃不耐寒的品种发生烂秧死苗;低于5℃会出现大面积烂秧死苗。但是,不同育秧方式和田间管理对秧苗的耐寒性也有明显影响,,根系欠发达、柔嫩的秧苗易受冷害,在低温出现时未及时灌水的秧苗受冷害较重。发生冷害后,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冷害损伤。    

    一、培根防寒  

    烂秧死苗的主要原因是根冠受伤,丧失吸收能力,造成地上部分失水死亡。因此,根据“干长根,湿长苗”的规律,提倡旱育秧;如果采用水田地膜湿润,在播种时要求踏谷入泥,如果温度正常,尽量使厢沟灌水,厢面保持湿润状态,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发根数和扎根深度,利用土壤的保温能力防寒。  

    二、健苗防寒  

    主要是通过调整施肥配比,增加有机肥和磷钾肥,施用“壮秧剂”,避免偏施、重施氮肥。要求每亩秧田施腐熟的粪水20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或草木灰150公斤),“壮秧剂”10公斤。有机肥能够提高土温。磷钾肥能够提高秧苗素质,提高根冠比,促进长根;加快叶片角质的形成,控制过度失水。  

    三、灌水防寒   

    灌水防寒主要是针对水田地膜湿润育秧。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前,尽可能将厢面淹没,水位的深浅根据秧苗的高度确定,幼苗期(1叶1心)灌水2厘米,小苗(2叶1心)以上灌水2-5厘米。   

    四、冷害后补救措施   

    在寒潮结束后,根据寒潮强度和秧苗受损程度确定适宜的补救措施。轻度寒潮(日均温高于10℃)只会减缓秧苗生长速度,不会死苗,寒潮结束后逐步降低秧田水位即可。重度寒潮(日均温低于8℃)虽然对秧苗造成损伤较大,但在寒潮结束后不会马上表现出来,往往造成麻痹大意,错过最佳补救期。在重度寒潮危害后,切忌采用以下加重损伤的“措施”:(1)马上进行土壤施肥,尤其是氮肥;土壤施肥会加重日后“青枯”的发生。(2)马上排掉秧田中的冷水,在寒潮后的阳光下“加温”,由于温度迅速回升也会加重“青枯”死苗的发生。正确的补救措施为:(1)保持秧田深水2-3天,通过水的高比热控制温度回升速度。(2)用磷酸二氢钾加防治叶瘟的“多效唑”等叶面喷施。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