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是细菌性病害,从苗期至抽穗期都会发生,但以最高分蘖期、幼穗分化期、抽穗前期发病为多。该病会影响水稻抽穗灌浆、空粒增加、千粒重降低,致水稻产量受损。
症状先在叶尖或边缘发生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后沿叶脉扩展,变成黄褐色,病斑边缘界限明显;在抗病品种上病斑边缘呈不规则波纹状,感病品种上病叶绿色,失水快,内卷呈青枯状。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
病菌的初漫染源1.未腐烂的带病稻(杂)草;2.借风雨、露水、灌溉水、昆虫和人为等因素传播;3.带病种子作远距离传播。
综合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秧;2.处理稻草,杜绝菌源:3.加强管理.防淹防串灌;4.加大对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的杀灭;5.加强管理,施肥上注重氮、磷、钾的配比,适时晒田;6.药剂及时防治。
药荆选择药剂选择上必须同时具备三点:1.必须是三证齐全的产品;2.必须是农业部登记确认的防治对象是水稻白叶枯病的产品;3.必须是续展有效、标签规范、日期清晰、质量合格的产品。我省生产上一般只知道用入滇较早的20%叶枯哇,这里慎重推荐: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的优良药剂——50%绿澳—氰尿酸。
绿澳—氰尿酸绿澳—氰尿酸在水稻白叶枯病防治中的作用:50%绿澳—氰尿酸(曾用名:金消康)是农业部登记证确认的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优良药剂。经在我省昆明、红河、文山、玉溪、楚雄、大理、保山等地试用效果很好,也很安全。它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与环境相容的跨世纪新型农药。该农药喷施与作物表面能慢慢释放次澳酸;在水中,次澳酸比次氯酸活性高四倍,有强烈的杀灭病菌的能力;通过内吸传导释放次澳酸后的母体形成三嗪二酮和均三嗪,具有强烈的杀灭细菌、病菌和病毒的能力;它兼有内吸保护和发病治疗双重作用,能抉速有效地杀灭多种为害作物的病菌,还能促进作物营养生长。
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推荐:绿溴—氰尿酸在水稻上,还能兼治细菌性条斑病、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在蔬菜花卉园艺上可治死根烂苗瘟棵等等。由于我省立体农业立体气候,使用时仍需遵循试验示范再推广应用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