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由于极端天气和诸多因素的影响,小麦田冻害时有发生,严重的威胁着小麦生产,及时采取预防与补救措施,是确保小麦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小麦冻害原因
(一)偏春性品种易受冻害。由于几年来全球转暖和水利条件的提高,为了追求产量高,选育了一些半冬性偏春的品种。偏春性品种比偏冬性品种在越冬前和返青期生长速度快,易夺高产,所以从过去的选育冬性品种过渡到半冬性品种,甚至是半冬性偏春品种,如70年代末80年代初所推广的“品三九”,近几年来推广的金禾9123,衡5229等均属此类品种,遇极端天气或整地粗放会造成大量死苗,甚至绝收。
(二)播期过早,播量过大易形成旺苗引发冻害。如播种期的冬前积温大于600℃以上,主茎叶大于6片叶以上,虽然播期适中,但播量过大,冬前群体大于90万以上,主茎叶片有的达18厘米以上均属旺苗,这种麦苗抗寒能力大大减退,遇极端天气极易引发小麦冻害,尤其是主茎易死亡。
(三)播种过深过浅易形成弱苗引发冻害。过深4―6厘米易形成黄弱苗,分蘖缺位,越冬前就容易把地上部叶片冻伤,进一步使苗情转弱。过浅,小于2.5厘米,分蘖多,分蘖节几近表层,分蘖节处于干土层中,抗旱能力大大减弱,容易在冬季和返青期造成整株死苗。总之,播种深度应掌握在3―4厘米为宜。
(四)整地质量差易引起小麦冻害。由于现时耕作发生了变化,秸秆就地还田,耕地由深到浅,整地质量差、播后镇压力度小,使土壤跑风冒气,一遇寒流易形成死苗或死蘖。
(五)其它:底墒差,土壤干旱,冬前过早浇水形成裂缝中的麦苗,氮肥过多,土壤肥力不足,均会影响小麦冻害发生。
二、预防小麦田冻害的措施
(一)浇足底墒水,提高整地质量。底墒是基础,整地是关键,七分种,三分管,是对小麦多年来稳产高产的经验总结。近年来,农民抢墒面积大,加之浅旋耕,为小麦形成冻害埋下了很大隐患。尽管采取了浇蒙头水和满月水措施,对土壤紧实度和防冻起到了较好作用,但由于浇地时温度高,使土壤形成大量裂缝,农民又不愿意锄划,而蒸发量大,冻水还必须补浇,所以宁可晚播也要浇足底水,这样只浇冻水即可,甚至大部分地块可免浇冻水。
(二)控旺苗。就是千方百计控制小麦地上生长。一是冬前喷施壮丰安、麦业丰、多效唑,壮丰安、麦业丰亩用20毫升,多效唑亩用40克;二是镇压两遍,使小麦地上部分遭到破坏而生长缓慢。
(三)促弱苗。弱苗地上部分易遭冻害,结合浇冬水,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亩,也可根外喷施蔗糖等。
(四)浇冻水。无论是底墒不足或麦田早浇水的都要浇好越冬水,掌握在夜冻昼消时间,但晚播麦浇过底墒的不再浇冻水。
(五)麦田覆盖,防止猪吃羊啃等。
三、冻害的补救措施
死苗不超过50%的麦田不能毁种,在返青和拔节期各追10公斤尿素,促进中、小蘖成穗,保证后期不早衰,千方百计把冻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