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玉米创高产栽培技术
433
切换pc版

  目前从吉林省的玉米平均单产来看,玉米产量提高的潜力是很大的。那么靠什么来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呢?异军突起的紧凑型玉米给玉米的大面积增产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2006年我省桦甸市玉米最高产量为17256公斤/公顷,选用的是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创下了东北雨养农业区春玉米高产纪录。

  所谓紧凑型玉米是指穗位上部叶片与主茎的夹角小于25 °,穗位下部叶片与主茎的夹角小于39 °,叶片上举型玉米品种。

  紧凑型玉米由于叶片上举,克服了平展型玉米创高产的限制因素,适于密植,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知道,平展型玉米在创高产的过程中受到叶面积指数的限制,要提高叶面积指数就要提高群体密度。但群体密度的加大,会造成群体底部光照条件的恶化,叶片枯黄,单株发育不良,产量反而会降低。同时,密度增加,导致空杆增加,造成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密度过大,还会引起倒伏。紧凑型玉米就不同,具有耐密植的特点。

  一、紧凑型玉米品种的优点:

  1.紧凑型玉米的合理叶面积指数高。紧凑型玉米由于叶片上举,群体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叶面积指数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平展型玉米合理的叶面积指数一般只有3.5-4.0,而紧凑型玉米可以达到5.5-6.0,就是说紧凑型比平展型叶面积指数提高了2.0,相当于每亩增加1330?O的叶面积。

  2.紧凑型玉米的单株生产能力并不低。这与它具有比较高的经济系数是分不开的,平展型玉米经济系数0.3-0.4左右,越是高产田经济系数越低,而紧凑型玉米经济系数大于等于0.5,平均比平展型玉米高0.15左右。

  3.紧凑型玉米品种根系比较发达,抗倒伏能力强。紧凑型玉米的节根和气生根都比较多,提高了密植后的抗倒伏能力,同时对后期叶面积的稳定也起到重要作用。

  4.紧凑型玉米群体前期叶面积发展比较快。紧凑型玉米可以借助高密度的优势,尽快形成一个地上冠层结构,尽早封垄,光能利用率比平展型高得多,可以形成较高的产量。

  二、确定紧凑型玉米合理的产量目标:

  紧凑型玉米创高产对肥水条件要求很高,单纯更换品种,加大密度是不够的。紧凑型玉米的种植策略应该是以水肥条件和管理水平确定产量目标,根据产量目标确定种植密度和投入。

  1.在水肥条件优越的地块,可以追求公顷12000公斤以上的高产,选择大穗、紧凑型品种,加大投入量,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2.在水肥条件中等的地块,公顷产量可定在9000-12000公斤,密度一般为每公顷6.0--7.5万株。

  3.在水肥条件比较差的中低产田,不能盲目追求高产量,更换紧凑型品种后,先把产量目标定为原有产量的基础上,每公顷增产1500公斤,根据这个产量目标,适当增加密度,增加投入,根据产量要求计算出适宜的种植密度来。这样就可以避免因盲目加大密度而造成倒伏和减产。

  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产量指标/单株穗粒重

  三、紧凑型玉米创高产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1.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的土壤、肥水条件和气候条件,选择抗倒、抗病的优良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优质种子应纯度高,发芽率高。播前要精选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去掉小粒和瘪粒,浸种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的危害,避免造成缺苗断条,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2.把握好播种质量关

  紧凑型玉米创高产,整地质量非常重要,播前要创造良好的土壤墒情,保证土壤足够的含水量。播种时要把地整平、整细,种肥隔离,以免烧种。口肥的增产效率达10%左右,因此不能忽视。覆土要均匀一致,确保计划密度,做到苗齐、苗壮。

  3.苗期管理

  紧凑型玉米的田间管理应突出以促为主的思想,种肥、间苗、松土是促苗早出的三个重要环节。间苗最好在3叶期,去弱留强,缺苗时可以留双株。5叶期定苗。间苗过晚形成小老苗,造成苗荒,其危害不亚于草荒,苗期的伤害,后期即使再增加肥水也无法挽回。苗期松土也是促苗早发的重要措施。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