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淡水鱼肤霉病
492
切换pc版
其病原体是水霉科中的水霉、棉霉、细囊霉和腐科中的附霉引起。菌丝形态细长,一端似根状深扎于病鱼的皮肤或肌体,另一端突出于皮肤表层,呈灰白色,形似柔软的纤维,呈棉絮状附生于体表。
患病初期,个体伤口四周红肿,皮肤粘液增多,患病后期,伤口处形成一丛絮毛状菌丝。
防治方法:可选用0.5克孔雀石绿晶体,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5-30分钟。或选用0.2克孔雀石绿,溶于一吨水中,全池泼洒。
点赏
点赞
0
收藏
热门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百科
蜱麦与南美白对虾双茬高效种养技术(上)
团头鲂鱼的人工繁殖
异育银鲫鱼健康养殖技术规程(三)
鳜鱼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二)
鱼尾葵的栽培技术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5智农币
10智农币
25智农币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
确定
取消
资讯
百科
商机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