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2003年贵阳市科技局下达《冷水性鱼养殖试验》项目,由贵阳市水产站负责实施,经多次选点、专家论证,确定利用乌当区渔洞峡冷水资源,开展流水养殖冷水性鱼试验,养殖面积720平方米,主要养殖品种为鲟鱼、金鳟和三倍体虹鳟。2004年3月从挪威引进三倍体虹鳟受精卵4万粒,经35~40天人工孵化和70~80天鱼苗培育,个体重10~20克,数量2.02万尾,放入5号与6号流水池,放养密度337尾/平方米。
1.发病过程 2004年7月1日开始死亡51尾,2日死亡80尾,3日死亡141尾,4日死亡297尾,5日死亡315尾,出现明显的死亡递增现象;至7月17日止,死亡2001尾,死亡率达9.9%。
2.主要症状 病鱼在水中不集群、不摄食,身体发黑,游动无力,紧靠排水口两侧。体表完整,各鳍末端色素减褪,呈浅白色,鳃盖残缺,鳃丝肿胀,末端部分腐烂、缺损呈“扫帚状”,软骨外露,周围带有粘液。后肠充血、出血(100%),肠内无食物,含淡黄色粘液,肠壁呈现紫红色。发病时,水温17~18℃,采用外消强氯精遍洒及内服复方新诺明进行治疗,未能控制鱼病。
3.治疗过程 第1疗程7月6~11日,采用甲醛停水遍洒消毒,每天2次,内服恩诺沙星;第2疗程7月12~17日,上午采用甲醛,下午碘伏遍洒消毒,内服恩诺沙星。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7月17日鱼类基本停止死亡,恢复正常活动。
二、鱼病检验
2004年7月3~4日分别送病鱼9尾和10尾到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进行检验,通过流行病学、病理解剖、细菌分离培养及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实验、鞭毛染色、动物感染试验和真菌分离培养,7月10日检验报告认定,引起本次鱼病的病原体是嗜水气单胞菌。
三、病因分析
1.虹鳟生物学特性 鲑科鱼类,因只能在低温环境中正常繁殖生长,而被称为冷水鱼,生长最适水温8~20℃,水温高于21℃时,代谢强度、饲料效率、抗病力降低,25℃时很快死亡;没有明显的生长下限水温,只要水不结冰即能摄食生长,生长于高透明度、高溶解氧的流水环境中。
2.养殖地理环境条件 渔洞峡是高原峡谷,谷宽3~5米,峡谷出水主要为地下水,常年水温8~10℃,变化不大,流水养殖场建在田地中,养殖用水经400米封闭管道引入池中,不受山洪冲刷。但降雨后,峡谷溪水受山洪影响,水质浑浊。
3.气候因素 乌当区2004年4月平均气温17.1℃,降水量61.9毫米,5月份平均气温19.3℃,降水量230.1毫米。6月份平均气温21.4℃,降水量39.7毫米,7月份平均气温22.8℃,降水量239.7毫米。夏季最高气温达到31℃,降雨集中在5~7月。
4.水温变化 流水池水温在15~18℃,从记录表上看,5月份15~16℃,6月份16~17℃,7月份17~18℃,水温对三倍体虹鳟鱼病无明显影响。
5.水质检测 溶解氧(DO)、酸碱度和氨氮浓度,在进行的4次水质检测中,溶解氧6.2~7.2毫克/升,酸碱度7.3~7.6,氨氮浓度0.0017~0.0064毫克/升,均能满足三倍体虹鳟鱼生长需要。
6.水体透明度偏低 因流水池池底与主排水沟沟底水平,致使残饵、粪便及沉积物不能有效及时随水流排出,造成池水透明度差,平常养殖时,较难观察鱼类的活动情况。从虹鳟生物学特性分析,这样的水体环境,影响了三倍体虹鳟的生长,致使抗病力下降,易感染细菌,引发鱼病。
7.病理学分析 此次鱼病病原体经贵州大学动医系畜禽疫病教研室检验,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观察主要症状为烂鳃;据相关资料,虹鳟鱼细菌性鳃病,病原体属于纤维粘菌属,宜于低温下繁殖,是虹鳟仔鱼期主要病害之一,水温4~9℃时,易发生此病。
四、对策
1.改进排污功能 必须改进流水池排污系统,使池底与沟底形成10~15厘米落差,流水池排污畅通。改造池体后,流水池水体己达到清澈透明,见鱼见底的效果。
2.直接引入地下水 现引水为水坝,应将封闭引水管道直接从熔洞出水口取水,避开降雨时山洪带来的泥沙造成水体浑浊。
3.加强水体过滤、沉淀 针对降雨季节,一是水口处,增加三道100目过滤网,频繁清洗,尽量过滤二是采用絮凝剂和沉滤剂化学物质,进行水体沉淀;三是将300平方米的鱼池作为沉淀池,抽水缓解;四是降低进入流水池的流量,减缓水体交换。
4.培育大规格鱼种 鱼苗抵抗力较弱,易发生死亡和感染鱼病,所以,每年12月份引进受精卵,经30~40天孵化和100~120天的强化培育,使鱼苗个体均重达到50克以上,以大规格鱼种渡过大降雨季节,减少苗种死亡和发生鱼病。
五、讨论
1.水体透明度。以往在虹鳟鱼养殖中只偏重常年水温、流量和溶氧等这些指标,对常年水体透明度重视不够,而生物学特征说明其易生长于高透明度、高溶解氧的流水环境中;水体混浊透明度低,会妨碍鱼的视力,影响生长,降低抗病力,引发鱼病。因此,在虹鳟鱼养殖中,应高度重视常年水体透明度,科学地设计流水池,必要时,修建专用沉淀池,做到流水池排污畅通、常年水体清澈透明,减少鱼病发生。
2.直接引入低温地下水,避免山洪影响,必要时,采用相应的曝气增氧措施后,经封闭专用管道进入流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