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池塘条件优劣、养鱼技术水平高低、饲养管理精细与否,以及饵肥料供应情况好坏等都严重制约着池塘养鱼产量的提高,尤其是良好的池塘条件是获得养鱼高产的重要前提。而低产鱼塘产量低往往与这几个方面因素分不开,甚至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提高池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条件,必须对养鱼池塘、养鱼方式等进行改造和改革。
根据我市池塘养负实践,将提高低产鱼塘产量的成功经验租主要技术措施概括为"十改",现简述如下:
一是改小塘为大塘。即将面积较小的池塘改造成面积3~10亩,最好是5~10亩的标准塘。因面积大的池塘各种环境条件都比较稳定;水面大,风浪作用显著,水中溶氧丰富,适合鱼类和各种饵料生物的需要。"宽水养大鱼"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二是改浅水塘为深水塘。因池水太浅,池塘水温周日变化大;水层薄,饵料生物的产量也低;同时鱼群的活动空间小,不利于密养高产。因此,将浅水塘改造成平均水深达1.5~2.5米的深水塘,就可以克服以上的不利因素,促进放养密度、提高单产。"寸水斤鱼"就道出了在一定限度范围内池塘鱼产量与池水深度成正比例的关系,池水愈深愈好,愈能提高鱼产量。
三是改死水塘为活水塘。养负池塘除了定期加水保持一定的水量外,也需要经常灌注新水以调节水质,使池水早鲜活状态。其办法是建好鱼池进排水渠道,自然引水或机械抽水,定期更换一定量池水。这样排掉池塘里含有生物排泄物等的部分老水,注进部分含氧量高的新鲜水,能减少鱼类生长的限制因子,促进鱼类快速生长。
四是改不规则鱼池为长方形,并加高加宽加固池埂。即把自然状况下的不规则多边形鱼池改为东西向的长方形,把低、窄池埂加高加宽加固。这样,不但可以减少鱼池的弯曲死角,增加日照对数,使池水溶氧提高,减少鱼类浮头泛塘;还可以扩大池塘水面,腾出部分土池建筑通道,且有一定面积的埂坡与埂面种植青饲料、菜、瓜、果等作物,开展以塘养塘多种经营,提高养鱼综合效益。
五是改瘦水塘为肥水塘。池水瘦的池塘饲料生物不丰富,浮游生物优势种类和数量少,池水浮游植物也就少,造氧能力低,不利于鱼类生长。故养鱼池塘要施足基肥,并及时追肥。每亩施有机肥如人粪等基肥250~750千克,每天追肥100~150千克,连续3~5天。控制池水透明度25~40厘米之间,保持池水具有"肥、活、嫩、爽"的肥水状态,呈黄褐色或油绿色。
六是改漏水塘为保水塘。会漏水的池塘不能保持池水一定的深度和肥度,必须改漏水塘为保水保肥能力强的保水塘。其方法是:可排干池水,铺设透水性小的粘层或挂淤等来改造土质透水性过大(含砂量达70%以上的砂土或砾石土)的漏水塘;对于池埂压实不严而引起的漏水,可根据漏水程度,挖松边坡,分层夯实,必要时翻修池埂,加以改造。
七是改割草养鱼为种草养鱼。种草养鱼具有投资小、省工又省时;且人工种植的青饲料草质鲜嫩、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饲料系数低,可利用塘埂边坡、零星散地、荒地或幼龄果园套种等形式种植黑麦草、杂交狼尾草等优质青饲料,开展种草养鱼。
八是改简单粗养为高密度精养。池塘鱼产量跟养鱼技术水平和饲养管理精细关系极为密切。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放不管理或简单管理的养殖方式,实行合理密养、饵精肥足、精心管理的集约化高度精养。渔谚"三分养鱼,七分管理"进一步表明了养鱼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九是改单养为多水层多品种混养。根据养殖鱼类不同的生活习性和食性,采取放养不同水层栖息或不同饵料基础的各种鱼类,以立体利用水面和充分利用人工或各种天然饲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各种鱼的群体产量。改变过去那种养殖品种单一、规格不全、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与饵料的养殖模式。
十是改年终一次捕捞为常年多次轮捕。根据不同品种、不同规格鱼类的生长规律,在饲养中期,分批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可以一次放足,分次轮捕;也可以分次放养,分次轮捕;或成鱼池里捕热水鱼并套养鱼种,如每亩套养夏花鱼种300~1000尾等。改革过去养鱼只年终一次收获捕捞为常年多次捕捞,将达到商品规格的食用鱼及时轮捕上市。这样,既调整了池塘的贮存量,促使鱼类快速生长;又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了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